上海两地婚姻的阶层匹配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ao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流动的代际传承导致以上海为流入地的新生代流动人口规模扩大。这一人群中的未婚人口在上海的婚恋行为,两地通婚因此而生。上海两地通婚现象是深刻反映通婚人群之间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的重要尺度。鉴于此,本文以上海两地通婚人群的阶层匹配为切入口,对流动人口的阶层通婚圈问题进行解答,对城乡关系、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社会距离进行探讨和诠释。本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乡通婚的地域模式及其社会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静态的阶层结构和动态的社会流动双维视角来分析以上海为一端的两地通婚现象,解读背后的城乡关系以及城市居民与外来人口的关系,进一步诠释社会阶层结构与婚姻匹配的内在逻辑关系,深入理解当下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和变动趋势。为了探讨两地婚姻的阶层匹配模式类型、特征及发生机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提出研究问题。本文通过选题背景,提出两地通婚现象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从社会阶层视角下分析两地通婚现象比较鲜见。笔者尝试从社会阶层的两个分析维度解读两地通婚现象:一是从静态的阶层结构分析两地婚姻匹配,两地通婚率的变化反映了上海一方与外地一方群体之间的阶层关系变动;阶层内通婚率和跨阶层通婚率反映了不同阶层地位群体之间的关系。二是从动态的社会流动分析两地婚姻的阶层婚配模式,上海两地通婚人群分为阶层内婚配模式和跨阶层婚配模式,跨阶层通婚是一种社会流动的工具和方式。其次,实证分析和综合分析。一是通过梳理上海两地通婚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基于上海两地婚姻数据和上海本地婚姻数据,比较上海两地婚姻与上海本地婚姻阶层通婚圈的差异性。二是基于户口阶层、职业阶层、经济阶层、教育阶层四个维度分析上海两地通婚人群的阶层通婚圈,比较上海两地通婚人群不同人口子群体的阶层通婚圈,从而探讨阶层内婚姻和跨阶层婚姻的社会意义。最后,建立上海两地通婚人群的阶层通婚圈模型,分析先赋性、后致性资源以及其他变量对两地通婚人群阶层通婚圈的影响。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以户口阶层匹配来看,上海两地通婚以户口阶层内婚配为主,即同类户口匹配是两地通婚人群的主要选择。城乡通婚是一种跨阶层婚配,但并不是上海两地通婚人群的主要婚配选择。第二,倘若以职业、经济、教育维度分析两地婚姻阶层匹配,上海两地通婚人群的跨阶层通婚率均高于阶层内通婚率,主要遵循梯度交换原则,这折射了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社会关系的融合度,也反映了社会结构的开放性。第三,阶层内婚配遵循同类匹配原则,是双方同质型资源交换的结果,而跨阶层婚配遵循异质匹配原则,是双方异质型资源梯度交换的结果。第四,婚配阶层边界具有渗透性规律。在上海两地跨阶层婚配中,相邻阶层婚配比例相对较小,而随着"跨幅"的增加,跨阶层通婚率则随之降低。上海两地通婚人群的阶层地位落差越大,其婚姻达成的可能性越小。第五,得出婚姻匹配距离规律。如果男女双方之间的年龄距离、文化距离、地域空间距离、心理距离、社会距离在适当的范围内,他们就会彼此吸引,婚姻达成的概率较大。第六,上海两地通婚对象选择在地域上兼具包容性和排斥性,且地域空间选择与文化空间选择具有高度的重叠性,其实,地域空间选择性背后是文化空间选择和社会空间选择的结果。第七,上海两地通婚中,婚配对象选择形成了文化差序格局,即上海媳妇所属文化区的占比呈现出"华中——华东——华北——西南——东北和内蒙古——华南——西北"依次递减的态势。第八,先赋性和后致性资源对上海两地通婚人群的阶层通婚圈产生的影响不一样,先赋性和后致性资源对不同维度的阶层通婚圈发生的作用也不一样。不同资源因素影响力的差异反映了上海一方和外来一方择偶条件的不同,上海两地婚姻达成是双方资源交换的结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研究视角和领域新的拓展。以往婚姻匹配研究主要聚集于通婚人群的地域范围、文化空间、群体范围,本研究探讨了两地通婚人群的阶层通婚圈,通过阶层结构分析为视角来诠释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两地通婚的阶层结构匹配模式及变迁规律。第二,研究结论有新的发现。所婚配匹配是当事人双方地域空间距离、文化空间距离和社会空间距离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一定的距离范围之内,两地通婚人群会彼此相互吸引,缔结婚姻关系。
其他文献
<正>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332小时,年平均气温8.1℃,年均降水量474.2毫米,年均无霜期142天。总
<正>当前,农发行正处于改革发展的落地期、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和持续发展的考验期,8090后作为职场新秀在为农发行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逐步成长为全行发展战略的生力军。如何促
汽车制造过程中,对每项部件的要求都要达到高标准,由于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受材料、条件、设备等影响,得到的成果会有所不同,而且对于不断运转的齿轮来说,为了传递动力在啮合时
通过运用核心能力惰性理论、企业间网络理论、互促共生理论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竞合机理进行分析,探究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互促共生的关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改变了传
由镰刀菌引起的杧果畸形病是杧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迄今为止未发现抗病品种及根治杧果畸形病的有效方法。因而进行病原菌种群分析及其与寄主互作机制的研究,挖掘寄主耐抗
应用三维CAD系统,对零件的可靠性设计进行研究,并给出开发实例,该可靠性设计在企业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的探讨术后接受以卡培他滨为基础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279例接
小麦条锈病是引起小麦产量和品质下降的重要真菌病害。挖掘与利用小麦自身的抗病基因是控制小麦条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环保的方法。小麦地方品种和野生资源中携带大量的抗条
目的探讨N-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脏科住院的14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肺动脉高压,分为心衰合并肺动脉高压组110例及心衰
近几年我们用烟酰胺治疗冠心病者3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收治冠心病患者60例,诊断符合1979年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均经心电图、动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