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AAC)建立慢性心衰(CHF)大鼠模型,研究黄芪甲苷对CHF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并从心肌能量代谢角度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对120只基线情况相同的SD大鼠中的95只采用AAC法建立CHF模型,对另外25只SD大鼠采用与AAC法相同但不结扎腹主动脉的方式建立假手术组。术后8周通过心脏超声(UCG)及相关生化指标评价模型建立情况,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盐酸贝那普利组、模型组、低剂量黄芪甲苷组、高剂量黄芪甲苷组,每组22只。盐酸贝那普利组大鼠给予10mg.kg-1.d1的盐酸贝那普利灌胃,低剂量及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大鼠给予25 mg.kg-1.d-1及50 mg.kg-1.d-1的黄芪甲苷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灌胃处理。连续干预8周后通过UCG检测各组大鼠心脏相关结构及功能指标,通过左室插管测定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留取血液标本后通过腹腔注射大剂量戊巴比妥钠(20 mg.kg-1)处死大鼠,留取心脏,用乳酸林格氏液洗净血液后滤纸吸干多余液体,称取心脏全心重量及左心室重量。部分左心室于福尔马林中固定,制作病理切片观察心肌形态学变化;部分左心室置于-80℃冰箱中保存,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a(PPARa)、中链脂酰辅酶A脱氢酶(MCAD)、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B)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明确各组数据有无统计学差异,有差异时用SNK-q检验进行多重比较,明确差异存在于哪两个组,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PPARa、MCAD、CPT1B表达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升高;(2)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甲苷组大鼠PPARa、MCAD、CPT1B表达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LVEDD、LVESD、LVPWD、FFA水平下降;(3)与盐酸贝那普利组相比,低剂量黄芪甲苷组PPARa、MCAD、CPT1B 表达及 LVEF 下降,LVEDP、LVESP、LVPWD水平升高,高剂量黄芪甲苷组大鼠上述指标则未见明显差异。结论(1)CHF大鼠的心脏可以出现胶原纤维增生、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等,其机制与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异常有关。(2)黄芪甲苷可以抑制CHF大鼠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其作用强度与剂量有关;(3)黄芪甲苷对CHF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与其上调PPARa、MCAD、CPT1B的蛋白及mRNA表达、改善心肌对脂肪酸的利用,从而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有关。(4)高剂量黄芪甲苷对CHF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与盐酸贝那普利在相关指标上效果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