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元古代是地球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该时期发生的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球性冰期事件与超大陆演化、全球环境变化、早期生命起源等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密切关联,是近年来国际地学研究中的重要前沿领域。而作为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和地质现象良好的新疆北部地区,出露有多套新元古代冰期沉积,但其基础地质包括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等都缺少深入研究。为了对我国西北新疆地区该时代的冰期事件进行研究,进而探讨与其密切相关的前寒武纪地质构造演化等研究内容,本论文选择位于新疆北部西北天山的果子沟地区和位于西南天山的阿克苏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开展了系统的地质剖面采样及其岩石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地质年代学等研究工作。论文通过系统的对比研究,厘定了新疆北部新元古代冰期的时代,揭示了冰期沉积物的源区岩石组成特征、古风化条件、沉积构造背景、物源区构造活动等特征,初步讨论了研究区在前寒武纪时期的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过程以及与塔里木板块的关系。通过研究获得的初步结论认为:新疆北部西北天山的果子沟地区出露有一套属于埃迪卡拉纪(630-542 Ma) Gaskiers冰期的碎屑沉积,而西南天山的阿克苏地区出露有一套pre-Sturtian冰期(726 Ma之前)和一套Sturtian冰期(726-660 Ma)的碎屑沉积,均属于成冰纪;两个地区的三套冰期沉积产物的化学风化指数(CIA)都显示出在冰期时,沉积物经历了相对较弱的风化条件,处于相对寒冷干燥的环境;而间冰期或前/后冰期沉积物则经历了相对较强的风化条件,处于相对湿热的环境。同时碎屑沉积岩的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指示出了沉积时的构造背景的变化,在阿克苏地区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从成冰纪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向埃迪卡拉纪的被动大陆边缘环境的转化;而果子沟地区显示出从埃迪卡拉纪初期的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向后期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的转化;阿克苏地区和果子沟地区碎屑沉积岩的地球化学数据也指示出了较为类似的物源区岩石组成特征,即都以长英质岩石为主,不同在于果子沟地区沉积物基本没有受到镁铁质岩石的影响,而阿克苏地区的沉积物源区受到了部分的镁铁质岩石的影响。结合前人地质资料、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分布和地球化学数据特征,讨论认为果子沟地区所属的伊犁块体和阿克苏地区所属的柯坪-阿克苏块体在前寒武纪的构造演化特征为:伊犁块体的古老基底为古-中元古代,在650-640 Ma经历了一次较为强烈的岩浆活动,但是这期岩浆活动至今未发现相对应的火山岩体出露;而柯坪-阿克苏块体在~700 Ma之前同塔里木板块可能属于相对独立的两个块体,在700-650 Ma时碰撞在一起。阿克苏群蓝片岩变质岩系列可能不是前人所认为的最古老基底,而很可能同之前被研究认为是阿克苏群上覆盖层的巧恩布拉克组具有同时性。而其碎屑锆石年龄频谱分布和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出本区在以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为背景的构造活动中处于活动大陆边缘。在大约700-650 Ma之间,柯坪-阿克苏块体同塔里木板块的北缘碰撞拼合在一起,并产生了构造活动接触带,随后伴随着后造山的拉张过程,其边缘逐渐成为抬升的稳定大陆边缘,接受剥蚀沉积,形成了随后的被动大陆边缘碎屑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