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以来,中国在货币政策领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主要包括外汇储备的剧增、人民币汇率升值和外汇干预的压力。本文主要研究自2005年7月新的汇率改革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冲击、外汇干预与汇率之间可能存在的动态关联,并为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等实际问题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为此,我们使用经典的动态研究模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以及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我们的主要发现及结论如下:
首先我们验证了变量之间存在同期相关性,主要包括:(1)外汇干预和利率同期负相关。(2)利率与名义有效汇率负相关(3)货币供应量与外汇干预负相关,与利率正相关,货币供应量与同期名义有效汇率负相关,表明名义有效汇率的上升可以抑制货币供应量的上涨。(4)名义有效汇率与利率正相关,表明利率的上升会造成名义有效汇率的上升,但影响不太显著。货币供应量(M2)的系数为正,说明M2的增加伴随着名义有效汇率的增加,与中国的实际相符。
其次我们研究了变量间的动态影响,结果主要包括:(1)外汇干预的冲击使得利率指标出现上升从某种程度上验证了信号假设的成立,外汇干预增大了货币供应量(M2),体现出外汇干预是非冲销的,货币供应量(M2)随后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甚至降至原来数值以下,这反映出央行可能及时实施了一定程度的冲销措施。名义有效汇率NEER出现了下降趋势,虽有短暂上升,但幅度不大,这说明外汇干预是有效的。(2)在面对利率(Ⅰ)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时,外汇干预很快出现了增加,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控制货币供应量(M2)还是很有效的。此外Ⅰ的上升的确加剧了名义有效汇率(NEER)的升值。(3)面对货币供应量(M2)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时,利率(Ⅰ)出现了短暂的下降,但很快再次升高,这表明最初市场内M2的增加压低了市场利率,但是货币当局可能意识到市场面临着通胀的危险,货币当局不得不出现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行为,Ⅰ的提高通常是在央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基准利率后的相应变动。而NEER出现了小幅度的上升,这与近年来中国M2与NEER的同步上升相符合。(4)在面对名义有效汇率(NEER)的冲击时,外汇干预期初出现了上升,这体现出货币当局的干预行为,体现出我国外汇干预的“有管理”的这一特征,随后出现了下降,很可能是这种名义有效汇率(NEER)的上升降低了外贸顺差。从而降低了外汇干预的压力。利率(Ⅰ)起初出现了上升,但是很快出现了下降,随后出现了反复上升的情景,货币供应量(M2)起初出现了下降,在大部分时间里出现了下降,这说明汇率的升值还是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货币供应量(M2)的投放的。此外方差分解表明,名义有效汇率(NEER)的波动不是Ⅰ波动的主要原因,这也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并不主要针对汇率的波动。但是利率(Ⅰ)的波动却能够造成名义有效汇率(NEER)的大幅度波动,甚于M2的波动对NEER造成的影响。
此外我们还得到了几点关于通货膨胀的发现,即汇率升值可以有效抑制物价,价格型的紧缩政策比数量型的紧缩政策更加可靠。正文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构为: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简述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创新点和难点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对以往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总结和梳理;第三部分,重在分析宏观货币政策的实施与外汇管理的现状;第四部分是研究方法,介绍本文使用的计量模型原理、选择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基本处理;第五部分,是实证检验和结果的分析;第六部分为拓展运用,阐释本文分析结论可能存在的实践意义;第七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