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范畴化初探--基于现代汉语“还”字构式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0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畴化”,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基本认知方式,一直是哲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科学家等关注的重要课题。亚里士多德曾基于二值逻辑创立的“经典范畴观”流传了2000多年,成为形而上学的圭臬,在学界占主导地位。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对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施(Rosch)于70年代将其修补为“原型范畴观”,以期弥补经典范畴观的缺陷。认知语言学家兰盖克(Langacker)、泰勒(Taylor)、王寅又提出了图式范畴观来修补原型范畴观。我们认为经典范畴观、原型范畴观、图式范畴观都存在一定的缺点,如:经典范畴观无法解释很多社会现象,大部分社科类范畴非二元切分所能为之;原型范畴观虽可弥补经典范畴观之不足,但无法解释原型成员与非原型成员之间的流变;图式范畴观尝试以抽象图式作为基础来解释范畴成员的扩展问题,但忽视了范畴间和范畴外的动态变化。基于这一点,国内外认知语言学家泰勒、克罗夫特和克鲁斯(Croft& Cruse)、刘正光等论述了“非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1,也提到范畴的动态性问题,如李小飞(2006,2010)、范振强(2015)等,但他们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点不足:  (1)除去范畴化外还有其他动态变化形式;  (2)动态范畴化形成的机制论述不够全面;  (3)汉语语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尚未健全。有鉴于此,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含构式语法)为理论背景,以现代汉语“还”字构式(包括“A还算B。”、“S比A1还A2。”、“A还不算B。”、“A还算B?”、“A,还B呢。”等)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动态范畴化”理论框架,主要从哲学、语言学、社会学三方面探求其理论基础及元认知机制,并基于汉字“还”的动态量化级阶图,较为系统地描述了动态范畴的五个阶段,且对所收集到的11323条5类“还”字构式封闭语料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详析它们所体现出的动态范畴变化。本研究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基于上述三种范畴理论之不足,首次运用哲学、语言学、社会学等理论,系统建构了“动态范畴化”理论框架。首先,从后现代哲学角度看,动态范畴化体现了反基础主义、非理性主义、多元论、过程哲学的观点;其次,基于认知语言学,动态范畴化可用“压制、隐喻、转喻”等元认知机制加以解释。最后,基于社会学和认知社会语言学的观点,论述了动态范畴化的社会性,它可有效地解释语言如何顺应时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潮流。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之间都具有辩证统一的动态关系,而前人虽提及动态范畴,但仅论述了其变化的一种形态——去范畴化,即范畴原型成员失去某一或某些属性后成为边缘成员,忽视了与其相反的另一种变化形态,本研究据此提出“聚范畴化”,以能突显范畴成员“从边缘向中心”,或“从中心向核心”流变的过程。基于此,范畴变化的过程可进一步细分为“初始范畴化、聚范畴化、去范畴化、跨范畴化、再范畴化”五种动态演变形式:  (1)初始范畴化(initial categorization):人们通过“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对事体进行最初的归类,始建新范畴,获得“初始范畴”。  (2)聚范畴化(con-categorization):从边缘成分向中心聚拢,或从中心趋向核心的演变形态,这便是“聚范畴化”过程。此术语为笔者所创,意在补充前人仅论述与其方向相反的“去范畴化”之不足。  (3)去范畴化(de-categorization):范畴的典型成员失去部分原有属性或增添部分异质属性,它就从典型成员衰变为非典型成员,出现了“边缘化”现象。  (4)跨范畴化(trans-categorization):当去范畴化的过程继续发展时,范畴内成员的属性不断减少,部分异质属性继续增加,便出现了一类特殊范畴,它处在两个范畴之间的交集处,可称之为“跨范畴化”。  (5)再范畴化(re-categorization):若某范畴成员经历跨范畴化后,还会继续发生变化,直至被划归至另一不同的范畴之中,这便叫做“再范畴化”。  本研究弥补了前人在论述“动态范畴化”时仅只讨论“去范畴化”之不足,详析了该过程的五个阶段,这也算是对动态范畴化理论的一个发展。  我国汉语界、外语界对现代汉语构式“S比N1还N2。”、“A,还B呢。”等进行了探讨,观点各异,方法不同,但都未能对其进行统一解释。本研究尝试用动态范畴化理论对其做出统一解释,这也与认知语言学一贯倡导的“统一解释”思路完全吻合。笔者还将这一思路进行了本土化移植,尝试用其解释现代汉语构式,也算是对前人研究的一个补充。  第二、本研究首次运用动态范畴化方法对“还”的量化级阶进行了分段论述和图示分析,使得“还”字的多种语义更为清晰,它所表示的多个义项(达量、持量、增量、超量)组成一个“量化级阶连续体”(the Continuum of QuantificationalScale):①达量;②持量;③增量体现了“聚范畴化”;④超量则体现了“去范畴化”、“跨范畴化”和“再范畴化”。基于此,“A还算B。”和“S比A1还A2。”具有“聚范畴化”特征;“A还不算B。”、“A还算B?”具有“去范畴化”特征;“A,还B呢。”具有“跨范畴化”特征。因而本研究使动态范畴化研究更全面,并且从全新视角论述了“还”字的动态范畴化功能。  第三、前人在论述动态范畴化时,缺少封闭语料,未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因此难以令人信服。通过尽量穷尽的语料调查,我们共收集到五个“还”字构式语料11323条,并分别建立封闭语料,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1)在“A还算B。”构式中,B的词性大多为形容词,其中有6737条,占69.78%,如“此人还算好。”B为形容词时,大多为褒义词或中性词,里奇(Leech:1983)的“乐观原则”可为其做出合理解释,即人们习惯于选择正面的和乐观的话题运用于该构式。  (2)在“S比A1还A2。”构式中,A的词性大多为名词,其中有427条,占88.69%,主要分为人(专有名词和类别名词)、动植物、场所(包括国别等)、抽象概念。本文详细列举出这四类名词聚范畴化后在构式中所突显的象征义(参见6.3.2.2.2)。  (3)在“A还不算B”构式中,B的词性大多为名词,其中有30条,占65.22%,而形容词和动词所占比例较小,这表明人们在运用该构式进行去范畴化思维时,主要关注事物本身的范畴动态变化,较少关注事物属性及动作的范畴变化。  (4)在“A还算B?”构式中,B的词性大多为名词,其中有781条,占79.86%,而形容词、动词短语、主谓短语所占比例较小,这表明它常用以描述事物的范畴动态变化,而不用以表示属性及动作类的变化。需要强调的是,在781个语料中,320条(40.97%)与“人”的身份范畴有关,如:男人、女人、中国人、军人、名人等,这表明人们在用此构式时,主要用以质疑对方的身份范畴。  (5)“A,还B呢。”构式中,A或B有65%为用两个字的,符合汉语双音节的基本特征,我们发现语音隐喻观可较好地解释A与B之间跨范畴化的元认知机制。在165条语料中共有63条(约占38%)为语音隐喻;在语义方面,A和B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有:同义关系、邻近关系、对立关系和离散关系四类,据此我们尝试总结了该构式的跨范畴化规律(具体参见8.2.3);在语用方面,通过语料分析发现,该构式主要表达了“善意调侃、幽默搞笑、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蔑视反讽、嘲笑戏谑”等语用含意。  第四、我们首次尝试从语言哲学角度探寻“S比N1还N2”构式动态范畴化的六条规律:  a.从指称意义到抽象意义; b.从客观描述到主观评价;  c.从意义确定性到模糊性; d.从原型标准到程度增量;  e.从词典意义到百科意义; f.从事物量变到事物质变。这也是我们学习西语哲专注于运用语言分析解决哲学问题的一点心得。赖尔(Ryle:1949)专门通过分析英语中的“心”一词写出了专著The Concept of Mind,第五章就是基于赖尔这一研究思路写就的,即通过分析汉语“还”字相关构式来解读其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也算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罗斯认为戏仿理论富有丰富的内涵:从历时角度看,戏仿经历了古希腊、现代直至后现代时期的发展,呈现了从读者接受到滑稽效果,再到双重编码的流变;从共时角度看,罗斯梳理了不同
期刊
电力系统以及部分用户均安装有监测装置,收集了大量的扰动数据,因此有必要研究出实用简单的、自动的扰动分类器,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提出了电能质量扰动的专家概率分类
在基层采访时,记者听到这样一种声音“:少了副书记,谁还敢对书记说‘不’?”记者发现,基层持这种论调的人并不在少数,有的还是担任一定领导职位的同志。对于中央通过党委“减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语文,这门充满思想精髓、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文化智慧的学科焕发出勃勃生机。回首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有相当多的话题、相当多的争论,有教学成功的经验,
村落公共生活一直处于公共生活研究的边缘,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物质生活的提高却没有带动精神文化生活进步,作为体现村落集体文化的公
生意迅速扩大 在过去的10年多时间里,世界一级方程式F-1赛车运动已经发展成一项以10亿计数的大生意。2001年,这项世界顶级赛车运动的总营业额预计将达到70亿马克(约合33亿美
论文以苏童创作的全部小说为研究文本,主要探究其颓废叙事的表现形态、颓废书写的内外部成因、颓废审美意蕴独特的艺术把握和社会意义。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
成长小说是对个人成长经历的书写,呈现的是“那一个”成长主体的精神境遇。经历过文革的作家,通过成长小说来展现历史境遇下的个体生命形态。本文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文
童话是最富有儿童文学特点的一种文体,被誉为最纯真美好的人类话语。中国童话作为世界童话的一支,有着其独特的精神魅力和艺术特色。本论文旨在以小学教科书为文本,结合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