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临床使用抗生素后肠道菌群紊乱与菌群代谢的关系,协助评估抗生素使用后的肠道菌群紊乱。资料与方法:实验组为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期间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3例明确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同时有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婴幼儿,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在1岁~3岁之间,平均年龄1.66岁,均符合以下入选标准:(1)年龄小于3周岁;(2)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且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细菌感染;(3)治疗经过均有静脉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美唑、头孢呋辛、头孢地嗪、头孢曲松、头孢哌酮、阿奇霉素),使用时间3~7天;(4)排除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以外的感染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等可能影响肠道菌群稳态的相关疾病。对照组为同期于儿童保健科例行体检的16例正常婴幼儿,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在1岁~3岁之间,平均年龄1.84岁,均符合以下入选标准:(1)年龄小于3周岁;(2)4周内无呼吸道感染及消化道感染病史;(3)4周内无抗生素使用史;(4)排除功能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胃肠病疾病及其它器质性疾病。收集并处理其粪便标本后置于低聚糖培养基(如基础培养基(YCFA)以及乳果糖(LAU)、棉籽糖(RAF)、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低聚异麦芽糖(IMO)、低聚甘露醇(MOS)、低聚木糖(XOS)、菊粉(INU)、可溶性淀粉(STA)、甘露糖醇(MAI)、木糖醇(XYI)等)中恒温发酵,24h后采用气相色谱法(GC)检测各培养基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及产气量,最后应用SPA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抗生素组婴幼儿粪便中总短链脂肪酸(SCFA)、丙酸、丁酸含量等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乙酸值无差异(P=0.65)。2.正常对照组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的百分比为59.1:20.9:15.6,抗生素组三者比值为84.5:6.3:6.1,抗生素组丙酸、丁酸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抗生素组24h发酵后,各低聚糖培养基总SCFA、丙酸、丁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乙酸含量除YCFA、MAI、XYI无差异,其余培养基乙酸含量亦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24h产气量相比,除LAU、RAF、XOS无差异(P>0.05),其余各低聚糖培养基(包括FOS、GOS、IMO、MOS、INU、STA、MAI、XYI)抗生素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通过测定粪便发酵前总SCFA含量,以及丙酸和丁酸含量,可间接印证抗生素对肠道菌群有显著影响。2.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代谢发生紊乱,还表现在乙酸:丙酸:丁酸三者百分比率明显失调。3.抗生素抑制或杀灭正常肠道菌群,明显抑制肠道菌群的代谢能力,主要表现在SCFA总含量、丙酸和丁酸含量,部分产乙酸菌群也被抑制。4.抗生素抑制或杀灭正常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发酵产生气体能力也明显被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