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医体质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医体质干预及提高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20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及生存质量调查,判定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探寻中医体质与生存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男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例数多于女性(P<0.01);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例数不同(P<0.01);单纯右下肢发病率比单纯左下肢或双下肢发病率低;病程为1~10年占比例最高,其次为11~20年,两组所占比例为77%;长期站立、冷水刺激及重体力劳动是前三位的诱发因素(P<0.01);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更喜食肥甘厚味,且多有吸烟饮酒史(P<0.01);有并发症者明显高于无并发症患者(P<0.01)。2.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依次为湿热质、痰湿质、平和质、血瘀质、气虚质、阴虚质、气郁质、阳虚质,性别、年龄、并发症对体质的分布存在着影响。3.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以社会领域评分最高,患肢症状评分最低(P<0.05);男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女性(P<0.01);随着CEAP临床分级的增加,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总体呈下降趋势(P<0.05)。4.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中占前三位的中医体质为平和质、血瘀质、气郁质。对患者例数占前三位的湿热质、平和质、痰湿质进行调查,患肢症状评分以湿热质最高,生活领域评分以痰湿质最高,心理领域评分以痰湿质最高,社会领域以痰湿质最高。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中医体质患者在生存质量领域受到的影响不同,这为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干预、提高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