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氢杨梅素微纳米载体的制备与评价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藤茶、枳椇等植物中,具有抗氧化、消炎抑菌、调节血脂、预防肿瘤以及解酒保肝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但其分子稳定性差、水溶性和脂溶性均较低且生物利用度低不易吸收的缺点,极大的限制它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应用。因此,本文利用脂质微/纳米载体技术负载DMY,并在制备过程中注重使用功能性的脂质及乳化剂,从而帮助解决DMY的应用瓶颈,为DMY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首先,本文制备了一种用于负载DMY的纳米乳液体系(DMY-NE)。体系中DMY的含量为0.97±0.06%,包封率为73.36±1.59%。DMY-NE的平均粒径和PdI分别为86.63±0.41 nm和0.090±0.013;经考察,DMY-NE适于低温或常温储存,可稳定存放4周以上,且纳米乳液体系不影响DMY抗氧化能力的发挥。此外,在体外模拟DMY-NE的释放过程发现纳米乳液体系能减缓DMY的释放速率,并对DMY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进一步证明,DMY-NE能将DMY的生物可给率提高到91.92±2.05%,有效促进DMY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成为DMY在功能食品领域应用的重要策略之一。随后,本文分别制备了用于负载DMY的液态和固态自乳化体系(DMY-L-SEDS、DMY-S-SEDS)。在两种自乳化体系中DMY的含量分别达到5.01%和3.07%,分散在水介质中能自发形成粒径分别为67.82±0.20 nm和241.00±4.80 nm的微乳。此外,DMY-L-SEDS具有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且经固体化制备成DMY-S-SEDS后,能在多种储存条件下稳定存放10周以上。同时,DMY-S-SEDS的配方中富含的亚麻籽油能与DMY产生协同增效作用,使DMY-S-SEDS能发挥出比DMY更强的抗氧化能力。体外模拟消化的结果证实DMY-L-SEDS和DMY-S-SEDS能够分别将DMY的生物可给率提高约2.4倍和1.9倍。最后按照实际应用情况,将DMY-S-SEDS添加到胃内漂浮型片剂中,考察DMY在应用环境中的溶出情况,结果表明DMY-S-SEDS的应用具有可行性,且应用时能增DMY的累积溶出率,因此在功能食品领域极具应用价值。此外,本文以DMY:PC75=1:2(摩尔比)为反应比例制备一种用于负载DMY的磷脂复合物体系(DMY-PC75),复合率为91.26±2.17%。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DMY-PC75中的磷脂成分对DMY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增强效果。体外释放行为表明DMY-PC75可以使DMY的释放过程减缓。体外模拟消化的结果证实DMY-PC75能够将DMY的生物可给率提高约2倍,因此运用磷脂复合物技术解决DMY存在的低溶解度和生物利用率的应用瓶颈,在功能食品领域极具开发和应用价值。最后,本文对载体化后体系的体内安全性和功效性展开评价。小肠组织病理学切片结果显示载体化前后DMY的体内安全性均较高。利用脂质微/纳米载体技术负载DMY能在避免损伤小肠粘膜的同时促进活性成分吸收。DMY解酒与防醉的功效性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制备的三种脂质微/纳米载体均能显著提高DMY的解酒与防醉功效,其中液态的脂质微/纳米载体在提高活性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方面,展现出更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范围逐步放开,保险资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保险资金投资面临的挑战也在加大,需要引起关注。本文在阐述当前我国保险资金投资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
英语写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促学性评价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旨在调动学生的英语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掌握英语写作学习策略。促学性评价以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建构主义提倡“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主动的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0)。治疗组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
近发现有用松香加工伪充乳香,现介绍几种鉴别方法。 1.取粉末少许,平铺于滤纸上观察萤光(波长365nm),乳香呈黄棕色;松香呈紫蓝色。 2.取粗粉3克,加乙醚10毫升,振摇,放置过夜
期刊
生活很累,每个累了的人都需要一个情绪垃圾桶。一项心理学调查说,大部分男人对老妈发火最多,大部分女人对老公发火最多,离异者对孩子发火最多,没有了母亲的男子甚至会跟桌子凳子发火。  我自己也有类似感觉,越是对亲近的人,越控制不住恶魔的一面。为什么我们在人前谦和客气,贤淑知礼,却总是忍不住把最坏的脾气砸向最亲爱的人,对伴侣挑三拣四,对孩子粗暴发火,对父母看不顺眼,对死党刻薄毒舌?  大家都听说过踢猫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