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森林土壤弹尾虫对N沉降的响应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yua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春季至秋季通过人工模拟N沉降,在大兴安岭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土壤弹尾虫多样性动态研究。采用类群数,相对丰度,多样性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浓度N沉降背景下北方森林土壤弹尾虫的群落特征差异,结果如下:在不同N浓度处理下,土壤弹尾虫群落各项多样性指数较对照样地(CK)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由此看出,单因素N浓度增加会对土壤弹尾虫的群落分布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共鉴定出7个科,其中优势类群中等节跳科(Isotomidae)在对照组样地数量最多,低N浓度处理样地数量下降,后随着施N浓度的增高数量逐渐上升。常见类群疣跳科(Neanuridae)随着施N浓度的增高数量逐渐上升。在不同施N浓度水平分布上,对照组(CK)土壤弹尾虫数量最多,其次是中N浓度处理(TM),在高N浓度处理(TH)下,春秋两季土壤弹尾虫数量均呈下降趋势,秋季基本为零。低N浓度处理(TL)土壤弹尾虫数量略高于高N浓度处理(TH)。说明施N的水平可能直接影响土壤弹尾虫多样性是否稳定。在不同施N浓度,垂直分布情况来看土壤弹尾虫有聚表现象,多集中于I层(凋落物)和II层(0-5cm)。说明弹尾虫集中于接近地表生活,并且从数据分析来看随着施N浓度的升高,I层和II层土壤弹尾虫数量上升。夏季土壤弹尾虫数量最多,其次是春季,秋季弹尾虫数量大量减少。造成这种分布特点可能与温度和降水有关。
其他文献
植物内生真菌是一种具有潜在研究价值的微生物资源,不仅能够促进宿主植物体内次生代谢产物的转化合成,而且内生真菌本身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结构新颖,用以替代日益枯竭的植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是大豆上毁灭性的病害,该病害分布范围大、寄主范围广、传播途径多,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是一种公认的极难防治的大豆病害。目前对于大豆孢
本文以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和蝌蚪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Bt蛋白对枯草芽孢杆菌和蝌蚪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Cry蛋白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影响转基因水稻田周边土壤中微生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