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luR1负向变构剂JNJ16259685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元的保护研究

来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ay1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有着非常高的致死性和高致残率的出血性疾病,SAH后引起的早期脑损伤(Early barin injury,EBI)是造成不良预后的关键因素,涉及颅内压、脑血流量的自主调节异常,离子稳态及能量失衡,谷氨酸兴奋性毒性作用、神经炎症、神经元凋亡,微循环障碍等很多方面,其具体作用和彼此之间的影响机制并不十分明确,而在这些改变中,脑水肿、血脑屏障破坏和神经元凋亡被认为是关键的病理生理改变。兴奋性毒性(Excitoxicity)是指脑内兴奋性氨基酸(主要是谷氨酸)通过作用于其受体,引起的突触后神经毒性效应。谷氨酸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有研究表明临床SAH患者和实验SAH模型的脑脊液早期即有谷氨酸浓度增高,谷氨酸的过度释放,大量激活谷氨酸受体(如NMDAR NR 2B受体和m Glu R1受体),引起脑损伤。脑血管内皮细胞膜表面表达有活性的代谢性谷氨酸受体1(m Glu R1),m Glu R 1活化后可激活磷脂酶C(PLC),使其作用于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生成两种第二信使,一种是三磷酸肌醇(IP3+),另一种为甘油二酯(DAG),IP3+激活神经保护作用的PI3K/AKT信号通路,引起内质网库钙内Ca2+离子的大量释放,影响内源谷氨酸释放并调节、易化NMDA受体的结合作用。谷氨酸过度释放引起Ca2+超载,激活钙调蛋白激酶,使m Glu R1活化,加重神经兴奋性毒性,高度刺激细胞内质网库存Ca2+释放,与NMDA受体通过互相补偿增强作用介导Ca2+内流,级联激活凋亡通路。JNJ16259685是一种高效并非竞争性抑制作用于m Glu R 1,选择性结合谷氨酸受体所携带的氨酰基变构位点,抑制受体活性,降低谷氨酸浓度,并且能够跨越血-脑屏障。选择性结合受体变构位点的变构剂能避免配体干扰,且能区分不同亚型的受体,具有十分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拟采用JNJ16259685干预SAH后高浓度谷氨酸引起的m Glu R 1过度激活,检测和分析JNJ16259685对SAH后高浓度谷氨酸诱导的大鼠模型脑水肿、血脑屏障破坏及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理,通过SA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AH grade分级、脑组织含水率及水通道蛋白AQP4的变化、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变化、TUNEL染色、免疫荧光分析等来评价JNJ16259685的神经保护作用,探讨其在SAH后EBI阶段发挥脑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发现临床治疗的新靶点。研究目的:(1)采用颅内血管内穿刺法制作SAH模型,研究探讨JNJ16259685对SAH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2)研究JNJ16259685对大鼠EBI发生时内皮细胞m Glu R1表达变化、内皮细胞损伤、血脑屏障及脑水肿发挥作用的效应及机制;(3)研究大鼠SAH后减轻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机理。研究方法:(1)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270-320 g,9-10周龄),饲养室温23-25°C,相对湿度(60-65),分笼饲养,环境通风良好,食物及水分按时摄入,昼夜节律规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 group)(n=18),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 group),SAH组根据时相点分为2个亚组:24h和72h组:SAH+Vehicle组(n=36),SAH+JNJ16259685组(n=36)。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SAH实验动物模型,SAH组均行血管内穿刺法造模,假手术组导入线栓至有阻力感停止,其余手术流程均与上述方法相一致。随机分配实验动物入组,每组6只,分别进行个体化实验,根据实验动物造模具体情况及术后死亡情况进行补充。造模成功后2h给予腹腔注射DMSO或JNJ16259685(1mg/Kg)。(2)SAH后24h采用改良Garcia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断头取脑进行SAH grade分级评定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程度,判断出血严重程度分级和神经功能评分分数是否相关,选取符合入组标准大鼠模型进行个体化实验。(3)造模成功后24h、72h评估SAH grade出血严重程度分级及采用Garcia量表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干湿重法测定脑水肿,Evans blue及白蛋白-FITC法评估血脑屏障破坏程度,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水通道蛋白(AQP4)及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5)及凋亡相关信号分子,免疫荧光观察血脑屏障、基底皮质神经元及内皮细胞损伤情况,以进一步证实m Glu R1在EBI中的具体作用及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结果1、JNJ16259685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24h、72h后SAH神经功能缺损。2、JNJ16259685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24h、72h后血脑屏障、脑水肿情况。3、JNJ16259685可以明显改善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24h、72h后的细胞凋亡。结论1、我们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的制作,成功模拟临床上因动脉瘤自发破裂而造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并通过SAH grade进行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程度分级、改良Garcia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筛选符合要求的动物模型入组进行个体化实验。2、根据SAH grade判定造模成功后入组,给予腹腔注射JNJ16259685(1mg/Kg),选取两个时相点24h、72h进行个体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JNJ16259685可以明显改善SAH后神经功能的缺损,从而减轻神经元的凋亡,减轻血脑屏障的损害,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从而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3、JNJ16259685在SAH后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脑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随着分布式发电和直流配电网的发展,因绝缘劣化、接触不良等因素引起的直流电弧故障时有发生,因无过零点特征无法自然熄弧可能导致设备损毁或者引发火灾,研究直流电弧的电气与温度特性对于电弧故障的检测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经光谱测试数据表明,在导线故障的直流空气电弧中存在铜元素,因此,基于平衡态等离子体理论新增了含铜蒸气介质的电导率~温度特性曲线。等离子体输运参数的计算采用Chapman-Enskog方法,该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占据重要地位。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时间窗口不断缩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才能进一步支撑经济增长。机器人被用于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关键装备。因此,改进机器人的性能、推动机器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与串联机器人相比,并联机器人具有高承载能力,高定位精度,动态响应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飞行模拟器,并联机床和高速取放装置等领域。本文以推广并联机器人应用为导向,从运动学、平
介绍了薄煤层采煤机牵引部的设计,着重介绍了牵引部配套参数的确定、结构的选择、传动机构的确定、传动比的分配、行星机构的设计、齿轮材料的选择与热处理及齿轮修形。可为采煤机设计提供参考。
学位
设M ∈ Mn(Z)是扩张矩阵,D (?) Zn是有限数字集.由M和D所定义的迭代函数系:{Φd(x)=M-1(x+d}d∈D,x∈Rn可唯一确定一个自仿测度μM,D.本文通过分析其Fourier变换零点集Z(μM,D)的特征,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探索两类自仿测度非谱性的条件.主要结果如下:第一部分,由两元素数字集确定的迭代函数系是最简单且最重要的情形.一维情况对应Bernoulli卷积,其谱与非谱问
高压水射流作为一种高效的油气资源开采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非常规天然气开采领域。几种典型的非常规储层岩(煤、砂岩、页岩)的结构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巨大,其中煤—非均质岩体,砂岩—均质性岩体,页岩—横观各向同性岩体,导致高压水射流在破岩时的作用机理并不相同,最终影响高压水射流在实际应用中的射流参数(靶距、压力等)的设定。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低压水射流对岩体破坏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缺乏超高压水射流(大于
2017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直观想象素养纳入六大数学核心素养之列。直观想象素养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既是学生观察事物、解析事物、找出问题解决答案的强力工具,还是学生发展辩证思维能力和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的必备素养。现如今,互联网、大数据、电教技术等新兴技术逐渐被应用于教育领域,这些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也为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以智慧课堂教学为基础,分析
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鼓励优秀本科毕业生去教育基础薄弱的基层农村学校支教,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农村教师数量匮乏和整体综合素质偏低的问题,而农村教育硕士作为该项计划的主要参与者,其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计划的实施效果,因此,支教期间农村教育硕士的专业能力发展情况,也是值得广大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在大量搜集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张老师、王老师、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教育的重要课题,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微课程便是其重要产物,信息时代下的教育教学也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问题解决能力。将微课程与学科教学结合,基于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探究数学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既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梳理相关文献,通过中国微课网、华师慕课中心等微课平台进行学
目的探讨肿瘤大体类型、肿瘤位置、患者性别、肿瘤的大小、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分化程度、手术时间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标本附近部位腹腔脱落肿瘤细胞检测阳性率的相关性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提高对肿瘤细胞腹腔脱落的认识。方法从2018年3月至2018年11月,选择了62例结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具有完善的病例数据,并通过术前结肠镜及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前均未行化疗及其他治疗。选择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9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