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让住院患者自行按照医嘱拆除包装并服用药品,由专业药剂师审核处方,并进行调配和摆放到专用容器中再派发给病人服用的单剂量摆药方式是保障安全服药的有效手段,也是原卫生部第53号令《处方管理办法》中要求的做法。但传统利用药杯进行手工摆药的方式,耗时耗力,且普遍存在一定比例的误摆率,由此可造成患者误服药品,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伤害患者身体健康,甚至造成医患纠纷。利用科技手段制造自动化摆药设备,既有利于全面普及单剂量摆药,也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是我国新医疗改革所提倡的。当下在我国少数医院的住院部药房可见到的,用于自动化单剂量摆药的包药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总装机量约为800台,相较于超过15000台的市场可预计规模,普及率还很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进口设备虽然好用,但设备采购价格、售后维护费用和包药耗材的长期使用成本都很高,与绝大部分医院可能投入到药房自动化建设的资金限额有较大出入。而反观国产设备,虽然经济成本投入较少,但其设备的稳定性还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本研究为SENYA公司创造性地设计出盘式摆药机,可利用传统重复使用的药杯作为存储和转运药品的容器,取代一次性包药材料,因此,将包药机中的打印和包装系统等复杂的机械结构设计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更简单可靠的电动位移台。该种设计的优点包括:符合医院现有摆药工作流程,利于实施;简单的机械构造,保障更高的设备运行可靠性;几乎不产生医用垃圾,低碳环保;没有高温热封机构,避免危害药品质量的风险等,最重要的是,由于制造成本降低,可将设备售价降下来,而且无需包药耗材,免去高额的长期使用成本,让更多的医院用得起,为普及住院药房自动化单剂量摆药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为了能够迅速推广,本研究通过调研市场需求、研究政策制度和营销理论,分析企业和产品所处的环境,以此为据,创新地设计产品、营销渠道、宣传、服务、定价、促销等方面的策略,再结合企业自身的资源情况,提出策略的实施方案,并前瞻性地考虑知识产权、融资以及增值功能、服务和配套产品。本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因为创新能够突破瓶颈,制造行业发展的拐点,所以SENYA盘式摆药机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同时,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将助力我国新医疗改革的推进,为实现"健康中国十三五规划"的目标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