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ot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20世纪音乐教育这个整体性范畴,它包括了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普通(中、小学)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四个分支。所有这些范畴基本上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发展的。在20世纪前半叶,该领域已经有过许多有益的实践,发生过一些偏差,并且它们对20世纪后半叶,该领域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在学科范畴上选择紧密联系专业和师范音乐教育这两个分支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时间跨度上选择了1919—2000。文章把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近百年的历史分作发轫、初创、曲折发展、提升与停滞、高潮、华彩六个篇章,涉及近现代声乐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专业音乐教育、师范音乐教育、声乐家与声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发展等等。该文力图在整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脉络和发展规律,是一项涉及音乐理论、音乐教育和音乐史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课题,并将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 论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 发轫期——五四时期的声乐教育。五四时期是我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发轫期,是20世纪中国音乐历史拉开帷幕以来的第二个开放时期。本章围绕20年代,具有专业性质的中国声乐教育如何产生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分为四节:一、围绕20年代新型音乐机构(包括:新型音乐社团和新型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选择其中在声乐方面较突出的几所,从不同角度加以研究,论述声乐教育的产生及新型音乐机构的特点。如“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它是五四以来最早开设声乐课的新型音乐社团,该会刊物《音乐杂志》最早刊登了关于西洋美声唱法的声乐理论知识(陈仲子翻译的《音乐教授法》;纽伦著、黄培铢译的《唱歌之指导》),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奠定了基础。二、针对声乐教育学科的实践性,通过对20年代少量的、重要的声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来加深了解当时声乐教育的发展状况。三、对发轫期中国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做出总结,聘用外籍声乐教师是这时期声乐教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第二章 初创期——三十年代声乐教育的发展壮大。30年代中国声乐教育事业的总体特征是加速发展,分为五节:首先,文章围绕这时期在声乐方面较突出的七、八所音乐教育机构进行研究,论证了这时期声乐教育事业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得益于这时期专业音乐院校之迅猛发展。其次,从整体上对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的声乐演出进行了梳理,又对上海犹太难民音乐家中的声乐活动作了仔细研究。三、文章对我国前两代声乐家、声乐教育家生平、艺术经历以及他们为中国声乐事业做出的贡献,进行了搜集和整理,从他们身上折射出声乐事业发展的一个侧面。最后,文章总结了该时段声乐教育的特征及其历史地位,与前一阶段相比,这时期声乐教育事业仍是初创性质,但已初具规模。 第三章 曲折发展期——战争年代的声乐教育。该时段是中国声乐教育事业发展中最具“个性”和时代风貌特征的阶段,分为五节:首先文章对三个不同政治
其他文献
中国画发展到当代由于多元化因素的影响风格日趋多样化,体现出特有的时代风貌,传统的美学观随着时代发展的演进适合了当代人的审美取向。艺术史的发展表明每一时代不同艺术风
我国是世界禽蛋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禽蛋业发展迅速。1984~2003 年,我国禽蛋产量连续 20 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禽蛋的出口量只占禽蛋产量的 0.38%,与禽蛋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引言 胶质瘤是脑内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结合放射治疗,但预后仍然不理想。据文献报道,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与放射治疗对胶质瘤具有协同作用,但目前临
<正>密山市人民医院自2005年6月—2006年8月从463例病人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细菌485株。本文对485株细菌的分类及常见致病菌对抗生素药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
<正>明代中晚期,中国社会由传统封建社会逐渐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随之带来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诸方面变革。同时,在社会格局变动之下,随着文人社会阶层的浮动和际
目的对引起儿童患者家属满意度低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儿童患者家属满意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方法于2007年1—12月份对儿童患者家属满意度进行回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流动人口传染病防治服务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治服务工作,提高流动人口传染病防制效率。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现况调查,对564名调查对象进行问
进入21 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社会正从工业经济迈向知识经济,管理信息化成为企业全方位管理的一个亮点。世界纸业
数控加工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系统进行数控程序的编制,都可能发生错误,编程人员事先对这些错误往往很难预料,对它造成的后果亦难于预测,同时数控设备昂贵,资源有限,给操作培
目的:探讨3代、4代、5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后12h上清液对认知功能障碍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1、大鼠BMSC的分离、培养和鉴定BMSC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用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