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氦刀冷冻消融和射频、微波热凝固治疗兔VX肝癌的对比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orbre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第三位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肝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由于其发病隐匿、就诊较晚及合并肝硬化致肝功能差等原因,手术切除率仅20%~30%。对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采用微创治疗,仍可取得较好疗效。随着现代物理学技术向医学领域的延伸以及现代影像技术、微电子学、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在科学领域的应用,微创治疗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肝癌常用的微创治疗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血管性微创治疗,包括肝动脉灌注化疗(TAI)、肝动脉栓塞(TAE)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另一类是非血管性微创治疗,包括经皮化学消融和经皮物理消融,前者常用的有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经皮穿刺乙酸注射(PAI),后者包括氩氦刀冷冻消融、射频消融(RFA)、微波凝固(MCT)、激光间质热疗及高强度聚焦超声等。其中氩氦刀冷冻消融、射频消融(RFA)和微波凝固(MCT)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这三种微创治疗都属于经皮物理消融技术,即采用冷或热效应来杀灭肿瘤细胞,达到“一次性损毁”的治疗效果。所谓“一次性损毁”是指使用该项技术治疗肝癌时能一次性毁灭、杀死其治疗范围内的肿瘤细胞。因此,在使用这三种微创技术治疗肝癌时,其临床疗效具有较强的可比性。上述三种微创治疗技术为目前最常用的中晚期肝癌治疗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临床疗效各有千秋,单独或联合其它微创技术用于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实验研究报道较多。然而这三种微创治疗技术相比较究竟那一种方法临床疗效更优?消融靶区评价如何?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实验对比和临床对比研究的报道。兔VX<,2>肝癌模型是少数建立在大动物身上的肝癌模型,比较适合于肝癌的微创治疗实验研究。其瘤源VX<,2>肿瘤细胞株起源于Shope病毒诱发的兔乳头状瘤衍生的鳞癌,经过72次移植传代后正式建立株,命名为VX<,2>。是目前最为理想的肝癌实验模型之一,被广泛应用于肝癌肿瘤学、肿瘤治疗学、放射生物学、抗癌药物药代动力学及肿瘤影像学等实验研究。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对兔VX<,2>肝癌模型使用上述三种微创治疗技术进行分组治疗,通过观察肿瘤消融靶区大小情况、肿瘤细胞坏死及残留情况、肿瘤转移情况、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以及兔的生存期来比较各自的治疗效果,探讨这三种微创治疗技术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正确地选择这三种微创技术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依据。 第一章兔VX<,2>肝癌模型的制作. 第二章氩氦刀冷冻消融和射频、微波热凝固对兔VX<,2>肝癌消融作用的对比研究. 第三章氩氦刀冷冻消融和射频、微波热凝固对兔VX<,2>肝癌治疗作用的对比研究.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一种非侵入性MR检查技术,能够测定脑内代谢物浓度,是目前唯一无创性研究人体组织代谢、生理生化的方法。本课题通过对MRS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探讨其在伽玛刀放射治疗颅内常见肿瘤中,对脑肿瘤放疗术前定位、诊断、鉴别诊断、肿瘤分级及术后对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及方法:采用Siemens Novu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期刊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