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制备、性能、形成机理及表面包覆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严格控制化学反应条件,制备了不同形貌的三种金属氧化物粒子:纳米TiO2,纳米α-Fe2O3和β-FeOOH超微粒子。探求了异形颗粒的形成机理,光吸收特性及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分别以准球形α-Fe2O3和纺锤形β-FeOOH颗粒为基核,在其表面包覆了SiO2、TiO2、Co3O4等氧化物,制备了核—壳式复合粒子。 应用钛酸四丁酯(TBOT)的水解反应制备了纳米TiO2粉。将TBOT常温下快速水解,得到无定形TiO2粉。在420~800℃下热处理,得到锐钛矿、金红石和两相混合结构的粒径从11~45nm的纳米TiO2粉。研究了反应条件的变化,包括热处理温度、表面活性剂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磺酸钠(AOT)的加入对纳米TiO2粉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纳米TiO2的晶体结构与其光催化活性之间的关系。提高TBOT的水解温度到70℃,并在该温度下陈化48h,可直接得到锐钛矿结构的纳米TiO2晶体。系统研究了溶液的pH值,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包括油酸、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AOT对纳米TiO2粉形貌和结构的影响。其中,在SDS作用下得到的纳米TiO2粉因粒度小、分散性高、晶化程度高且表面呈疏水性而具有极高的光催化活性,在50min内催化降解了100%的罗丹明B(UV-Vis光谱已检测不到)。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控制TBOT与正硅酸乙酯(TEOS)的水解速度,使其共同水解成溶胶、凝胶。以乙醇为溶剂进行超临界干燥,经过一定温度热处理后,得到暗黄色透明的块体材料。透射电镜观察和X-衍射分析,表明锐钛矿结构的纳米TiO2粒子均匀地分散于无定形SiO2基质中。FT-IR光谱分析发现纳米TiO2颗粒与SiO2基质之间存在着Ti-O-Si键。在对罗丹明B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中,此块体材料显示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光照1h催化降解了86%的罗丹明B。此材料克服了粉状TiO2在实际水污染治理应用中的局限性,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将不同浓度的FeCl3水解,得到了不同长度的纺锤形β-FeOOH和准球形α-Fe2O3颗粒。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纺锤形β-FeOOH形成过程中颗粒的形貌变化,发现纺锤形β-FeOOH颗粒是由针形初级粒子沿长轴聚集长大形成。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后,纺锤形β-FeOOH颗粒形成机制发生改变,[β-FeOOH]晶核通过扩散过程而长成纺锤形颗粒。CTAB的存在使β-FeOOH颗粒变小而且粒径更均匀。 通过控制颗粒的表面化学环境,使TBOT在单分散准球形α-Fe2O3颗粒的表面水解,在α-Fe2O3颗粒的表面生长一层均匀的TiO2膜,形成TiO2/Fe2O3核—壳式复合颗粒,TiO2壳层厚度约为15nm。经500℃热处理后,TiO2壳层从非晶态转变为锐钛矿结构。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谱对TiO2/Fe2O3核—壳式复合颗粒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与纯锐钛矿TiO2和α-Fe2O3的吸收光谱比较,TiO2/Fe2O3核—壳式复合颗粒吸收峰红移,最大吸收峰进入可见光区。 将CoCl2或TEOS在准球形α-Fe2O3的悬浮液中水解,加入少量的尿素或氨水,得到表面包覆钴氧化物或SiO2的核—壳式复合颗粒。将表面包覆钴氧化物的核壳粒子在500℃下热处理,得到Co3O4/Fe2O3结构的核—壳式颗粒,此核壳颗粒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也发生红移。 将TBOT、TEOS在纺锤形β-FeOOH的悬浮液中水解,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对β-FeOOH颗粒的表面用PEI预处理,得到表面包覆SiO2、TiO2的核—壳式复合颗粒。β-FeOOH颗粒的预处理,添加剂(氨水或酸)的浓度,包覆反应时间对核壳粒子的结构产生影响。应用TEM观察了核壳颗粒形貌随时间的变化,对核壳颗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高中生物学科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本的生物学事实,也要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方法和思路.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深度学习,笔者通过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
从信息化教育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数学教学可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师生互动,同时可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
由于用电量需求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一大批水电站项目相继上马,但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传统的温控防裂措施主要是降低水泥和骨料的温度,加
期刊
本文主要研究了孔隙及界面相这两类微结构对SiCp/Al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孔隙方面分别从数值模拟和实验两方面展开讨论和分析,研究了孔隙率、孔径大小以及孔隙形貌对SiCp/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