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中国,英语课堂仍然是广大中职学生接触英语和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因而教师话语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Hakansson,1986)。教师话语一直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始末,它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在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教师话语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广大英语科研工作者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教学方法上,而针对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中职英语教师话语研究则更是凤毛麟角。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大量听课观察,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并没有对自己的语言给予足够的重视,最终影响到学习者的二语习得。因此本研究试图在西方二语教学研究及我国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设理论、Swain的可理解输出理论以及Long的交互假设理论等二语习得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通过对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法大比武(公共英语组)的参赛课实录进行观察和转换文本,对比赛中优秀获奖课以及未获奖课的教师话语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对比分析,探索他们在教师话语使用方面的差异,以揭示中职优质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使用特点。本论文具体从教师话语的话语量、提问、互动调整与意义协商以及反馈四方面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意图在于揭示中职优质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话语量、提问特点,互动调整特点以及反馈特点,为广大中职英语教师提供一个了解中职优质英语课堂教师话语使用情况的机会,提升中职英语教师的语言意识,进一步提高其语言素养。希望通过本文使中职英语教师更多地关注自己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的使用,并对自我的教师话语进行有益的调整和提高,以促进学生的二语习得。相信本研究是对教师话语研究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为如何改进教师话语,提高中职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