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髋、膝关节结核是常见的非脊柱骨关节结核,占骨关节结核的10%~15%.目前髋、膝结核传统治疗方法多采用关节融合术,致残率高。随着结核诊断及人工关节技术的提高,待髋、膝关节结核患者得到有效抗结核化疗且病情稳定后,可通过一期或二期人工关节置换重建关节功能。减少结核复发,提高疗效是重中之重。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活动期髋、膝结核行一期人工关节置换争议的焦点在于假体的存在是否会增加结核复发的风险。假体材料表面理化性能对细菌黏附影响较大,如表面化学组成、表面能、表面亲疏水性、表面粗糙度及布朗运动和范德华力等物理力的作用。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人工假体材料表面处理工艺不同,如喷砂、抛光、钛涂层和羟基磷灰石涂层等。不同的处理方法导致材料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和表面亲疏水性不相同,材料表面的物理性能差异会影响致病菌黏附和聚集。我们从材料表面物理特性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人工关节假体界面材料表面物理特性对结核分枝杆菌黏附的影响,为关节结核患者选择人工关节置换的假体提供基础依据。以钛合金表面抛光涂层、钛涂层和羟基磷灰石涂层为实验材料,进行表面形貌分析,表面粗糙度、接触角和表面能的测定。并选用结核分枝杆菌为研究菌株,采用体外共培养法培养,通过扫描电镜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情况和黏附量进行观察。综合评价人工关节假体界面材料的表面物理特性对细菌增殖和黏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合金表面经过钛涂层和羟基磷灰石涂层处理后,材料表面表现为疏水性,抛光涂层表面为亲水性,接触角及表面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用表面粗糙度仪测定材料表面粗糙度(Ra)值,显示3种材料表面的Ra值有显著差异(P<0.05),由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抛光涂层、钛涂层和羟基磷灰石涂层表面形貌及粗糙度与结核分枝杆菌的黏附量之间有关联,即随着粗糙度的降低,结核分枝杆菌的黏附量减少;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过程中3种材料菌液的OD(Optical Density)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材料对结核分枝杆菌生长无明显影响;结核分枝杆菌在钛涂层介面黏附量最多,羟基磷灰石涂层次之,抛光涂层介面最低,且各种材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在人工关节假体材料表面的黏附与其表面物理特性有关,在表面粗糙度高及疏水性低的材料表面有较高的黏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