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对大足黑山羊周岁前消化系统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为其合理养殖积累更多参数。试验选取初生、1周龄、2周龄、1月龄、2月龄、6月龄、1周岁大足黑山羊各6只,公母各半,共计42只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称重法、排水法研究了大足黑山羊消化器官发育指数变化规律,采用试剂盒法研究小肠酶活性变化规律,采用qRT-PCR法研究瘤胃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从异速生长角度看,大足黑山羊周岁前消化器官生长发育各个阶段不一致,2月龄之前肝脏、脾脏、小肠的发育速度均快于体重,之后略低于体重;复胃的发育始终快于体重。2.大足黑山羊消化器官的绝对质量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6月龄基本达到成年水平,增重幅度由大到小是:复胃→肝脏→脾脏→小肠;小肠长度和容积于6月龄基本达到成年水平,小肠长度于初生到1周龄发育最快,容积则是2月龄到6月龄;各个胃室容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于6月龄时极显著增大(P<0.01),达到成年水平,而瘤胃在2月龄、1周岁时也显著增大(P<0.01)。3.大足黑山羊周岁前肝脏、脾脏、复胃和小肠的绝对质量与周龄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拟合曲线分别为:肝脏:y=-0.279x2+23.48x+27.45,R2=0.952,P=0.045脾脏:y=-0.016x2+1.302x+4.722,R2=0.973,P=0.037复胃:y=-0.435x2+35.97x-41.98,R2=0.960,P=0.039小肠:y=-0.357x2+26.96x+55.87,R2=0.987,P=0.021小肠初生到6月龄小肠长度和容积与周龄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拟合曲线分别为:长度:y=-0.788x2+57.35x+806.7,R2=0.996,P=0.003容积:y=-1.976x2+177.3x+11.76,R2=0.969,P=0.008此外,初生到2月龄的胃室容积与周龄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瘤胃、网胃、瓣胃、皱胃的拟合曲线分别为:瘤胃:y=10.32x2+50.01x+41.10,R2=0.996,P=0.001网胃:y=4.156x+1.4,R2=0.992,P=0.001瓣胃:y=0.129x2+0.052x+1.156,R2=0.993,P=0.001皱胃:y=-0.277x2+21.99x一10.54,R2=0.964,P=0.0244.大足黑山羊各年龄阶段胃室相对容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于2月龄到6月龄周龄阶段增加最为显著,增长70%左右,其次是1到2月龄阶段,相对容积约增长10%。此外消化器官相对质量发育变化规律不一,复胃相对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大,周岁时达到最大3.30%;小肠相对质量变化规律类似于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其中在2月龄时,其相对质量达到最大值5.1%;肝脏、脾脏相对质量随年龄变化规律不明显。5.大足黑山羊小肠淀粉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总体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淀粉酶活性于2周龄到1月龄、1月龄到2月龄期间变化显著(P<0.05),胰蛋白酶活性于初生到1周龄、1周龄到2周龄、2月龄到6月龄期间均变化显著(P<0.05),脂肪酶活性于初生到1周龄、1月龄到2月龄期间变化显著(P<0.05);淀粉酶、脂肪酶活性于2月龄之后趋于稳定,胰蛋白酶活性于6月龄逐步趋于稳定。6.大足黑山羊瘤胃主要微生物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大,其中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真菌这几种微生物变化趋势较为明显,甲烷菌2月龄后随年龄变化趋势逐渐明显,八周龄之前菌群数量不稳定。白色瘤胃球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菌群数量于1月龄到2月龄、2月龄到6月龄期间变化显著(P<0.01),溶纤维丁酸弧菌、黄色瘤胃球菌、真菌菌群数量于6月龄到1周岁期间变化显著(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