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区域经济学研究范畴逐渐向微观领域深入,城市空间成为区域经济学重点研究对象之一。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空间的快速增长,城市内部空间分异不断加大,空间功能组织矛盾突出。而传统的城市空间研究多以宏观经济发展为背景,探讨大尺度区域空间结构与布局,缺少对我国大城市内部空间发展、空间组织规律和组织重构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解析。本文认为我国大城市空间的研究领域应从单一的宏观区域转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补充微观层面的城市内部空间组织重构概念与理论架构,深入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组织重构的动力、表征以及路径,促进空间健康发展。因此,基于微观视角的大城市内部空间组织与重构的理论和方法,是当前区域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的重点方向。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我国大城市经历高速、外延式增长后,空间问题日益凸显。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城市交通拥堵、社会分异加剧等现象,降低了城市效率和竞争能力,严重干扰到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遵循城市空间自组织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大城市发展现实,构建城市空间组织重构的理论框架,探讨我国大城市空间重构的机制、路径与模式,是我国城市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论文按照理论研究—实践研究—案例研究三个层次展开。提出城市空间组织的概念、理论体系以及空间组织重构的内涵及框架;梳理了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特征,总结分析了我国大城市空间组织重构路径与方法;并以长春市作为实证案例,运用数据统计、边际分析及GIS等技术方法,系统分析了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规律及空间发展问题,提出重构措施及策略。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城市空间组织重构的基础理论。探讨了城市空间组织与空间重构的概念;总结分析了城市空间组织重构的基础理论;并对相关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实践发展进行系统的总结。第二章:城市空间组织重构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城市空间自组织的规律以及城市空间重构与空间组织关系;分析城市空间组织重构的内涵及驱动机制,搭建了大城市空间组织重构的框架。第三章:我国大城市空间组织重构的实践探索。梳理我国大城市空间发展的背景及现状特征;分析总结了我国大城市空间组织重构实践路径;提出我国大城市空间组织重构的原则和策略。第四章:长春市城市空间演变及机制。系统分析了长春市空间组织的演化阶段;剖析了长春市空间演化的影响要素和动力机制。第五章:长春市城市空间组织重构背景及现状分析。提出长春市空间组织重构的背景,分析了长春都市区以及中心市区空间组织现状,总结城市空间发展面临的困境。第六章:长春市空间组织重构调控。明确长春市空间组织重构的思路、目标及策略;制定长春市大都市区空间组织重构路径,以及长春市中心市区功能组织重构内容;提出长春市空间组织重构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