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绕我国金融发展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变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但现有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文献都是对我国总体和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动态演变关系进行探讨,却少有聚焦于我国中部地区的文献。在国内外相关文献中,金融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的理论机制可以归结为三大效应:即门槛效应、非均衡效应和金融发展的降低贫困效应。同时本文以核心—边缘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增长极理论和金融发展的三大效应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本文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概况进行了阐述,主要分析了中部地区六个省份金融总体发展概况,尤其对中部农村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揭示。同时,本文以时间为视角分析了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的动态演变。此外,本文还对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互动机制进行了区域对比分析。本文发现,相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地区省份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但却有较高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有待于实证分析的辅助。为消除计量模型的内生性问题给实证回归结果带来的影响,本文选择了工具变量法中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梳理了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机制。金融发展主要通过三大效应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二,本文通过对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概况和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发现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将大部分信贷资金从农村投向城市,导致农村发展资金缺乏,农业贷款占第一产业比重低。中部地区金融发展的门槛效应和非均衡效应远远大于降低贫困效应。第三,实证回归模型表明,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正影响,即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恶化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则抑制了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则扩大了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济发展和经济的开放对中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则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