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生活工作方式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的休闲方式和交通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加丰富多样,街道所承载的城市功能也随之不断转变。但是,在城市空间急剧扩张、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同样隐藏着形形色色的问题,城市中的街道空间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也遇到了诸多困境,如:街道空间品质下降,街道活力降低等等。如何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提升城市街道可步行性,引导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新兴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观察街道问题的新角度,海量数据的挖掘为我们提供了解决大尺度复杂问题的新契机。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城市街道可步行性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南京中心城区作为案例,从理论研究和实证测度两个层面研究南京街道可步行性特征和内在机制。在理论研究中,本文首先对城市街道可步行性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与总结,明确了城市街道可步行性的定义与指标构成要素。在实证研究中,本文利用三维空间数据、业态POI大数据和百度街景照片大数据建立了城市街道可步行性定量研究的基础数据库,运用城市街道可步行性测度指标体系对南京中心城区的街道可步行性进行定量评价,从总体上分析了南京中心城区街道可步行性的基本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建立城市街道可步行性的影响罗盘,最后本文构建了街道可步行模式理想模型并选取南京中心城区内的3条典型街道进行实证分析和针对性诊断。本文研究认为,街道可步行性的测度指标存在于通畅性、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四个基本领域,随着实践和理论的交替推进,四个领域的指标也随之协同演进更加混合。南京中心城区街道可步行性在通畅性层面存在扇形圈层放射状的结构特征;在便利性层面存在中心多核连绵,外围点状分散的结构特征;在舒适性层面存在自然环境内低外高空心化和人工环境结构内部核心孔洞连绵、外部指状延伸并存的结构特征;在安全性层面存在内部高值震荡,外围环状割裂的结构特征。物质空间对城市街道可步行性的影响主要源于中心体系布局、路网体系布局和山水骨架布局三个方面,其中:步行网络通畅度、步行本体通畅度、步行交通安全度主要受到来自街道网络自身属性因素和山水要素的影响,形成通勤导向型街道;街道自然环境舒适度同时受到中心体系布局带来的消极影响和山水要素布局带来的积极影响,形成景观导向型街道;街道人工环境舒适度、街道服务覆盖度、街道服务丰富度和步行个体安全度都主要受到来自中心体系布局的影响,形成生活导向型街道。最后,研究将南京街道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根据可步行模式的不同和测度体系评价结果的高低,分别使用保品质、提特色、补短板和待整改的诊断策略。具体而言,全文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辨析了街道可步行性测度的三种主要方法的优劣,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同时梳理了全文的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街道可步行性的理论研究部分,对街道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对不同时期的街道相关理论、步行的角色定位和步行需求进行了总结。借助谱系研究的方法对街道可步行性的测度指标进行了梳理,确定了本文街道可步行性测度指标的四个维度。第三章为城市街道可步行性测度的体系构建部分,基于理论研究的结论从通畅性、便利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四个维度对街道可步行性进行解构,并且确定了可步行性测度的评价指标,详细介绍了多源大数据的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第四章为本文核心的实证研究部分,主要对南京中心城区范围内的街道进行了可步行性测度,分析不同指标的评价结果并总结其街道步行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数值波动特征。第五章通过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挖掘城市街道可步行性的影响机制,并根据指标受外部因素及指标之间的影响情况构建城市街道可步行性模式的理想模型,最后选取了三条典型街道进行可步行模式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步行性诊断策略。第六章为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的小结。总的来说,本文基于对街道可步行性指标测度的理论研究,运用了空间形态大数据、业态POI大数据、百度街景照片大数据从四个维度建立了全城尺度的街道可步行性定量评价方法,总结城市街道可步行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定量剖析其影响机制,构建城市街道可步行模式的理想模型和诊断方法,对城市规划实践中街道综合环境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