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士形象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entalad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士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活力的一个阶层,自身具有很多独特的文化蕴涵。本文拟从士的兴起谈起,分析士的阶级特性和基本生活风貌,考察先秦人对士的期望,对先秦士形象作定量分析,然后以《史记》中的士形象为主,试图揭示士这个特殊阶层在精神领域所表现的特点,以及司马迁通过这些士形象所要阐述的观点及意义,借以探求《史记》塑造士这一类形象的深层文化蕴涵以及给后世带来的深远影响。 先秦士文化的流风余韵、西汉前期士阶层的变动与士风日下的现状,都是影响司马迁之“士”观念的重要因素。体现知识分子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人文精神的探索受到重视,汉初回潮的战国风气的熏染影响了司马迁的思想人格,经历过“李陵之祸”后,司马迁更加倍自觉的发掘士之动人心魄的人生信念,探索和塑造士人理想人格。 《史记》在记述历史事实尤其是描写士形象时,对前代史实的选择剪裁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司马迁对士文化的基本态度。 在《史记》士形象呈现的“士为知己者死”的文化观念上,司马迁有意利用这种观念来传神人物、渲染情感,鉴于自己遭祸之时,亲朋不救的遭遇发出哀怨与激愤之辞,表达了对汉代社会人情伪诈、世态炎凉世风的深沉感慨。另一方面,这种文化精神的演变反映了在“人的觉醒”的历史长河中,人的孤独意识愈来愈沉重,人对知己的渴求也愈来愈强烈的事实。 “士可杀不可辱”树立了一种高大无畏、傲骨铮铮的历史风范,具有深远的道德影响力。《史记》的记载,使人们在一幕幕杀身与忍辱的激烈心灵冲突中,感受到了士人奔涌的热血和深沉的志向。士对“辱”的独特体验与士阶层特有的社会地位及被社会赋予的特殊身份有关。“士可杀不可辱”的精神原则由来已久,但在司马迁笔下,产生了新的内涵,雪耻或忍辱意识并非感性的倾诉与宣泄,而是以积极的主体心态去寻找自我实现的新途径,表现为自强不息的斗争意志。 然诺,在《史记》中是指一个人行动中必须尊奉的基本准则,是上古文明积淀下来的一种理念精神。鉴于游侠行为不尽合乎规范,司马迁在本传中较少叙及游侠的具体事迹,而是突现士精神领域内的价值意义。提炼“重然诺、讲信义”观念以概括游侠特色,其意义在于提倡正直的侠义精神,弘扬天下为公、行仁重义的文化精神,同时匡正时弊、激励士行。 士阶层头脑中立功取名的观念根深蒂固。《史记》在具体到士形象的再现时,则倾向于剔除为富贵荣华努力的过程及心态的正面描述,把这种行为精神化了。(史记}既反映了士的理想人格,宣扬了功成身退的理念之美,又承认士求富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同时贬斥了士只注重功利、忽视正身的行为,显示了司马迁辩证发展的历史观。 弘毅是中国早期知识分子一项光荣的传统,也是留给后人的一项宝贵精神财富。《史记》中凡有着崇高人格、不朽功业的士形象,无一不具备这一精神特点。“士不可不弘毅”的最重要的凭藉是士之知识和技能,尤为可贵的是他们将士之具体固定的职事责任,上升到精神道德领域,坚持信念、情操,充当社会理想典型。 司马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贡献在于树立了士“向上之心强”的精神观念。(史记》所提炼的士文化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机制的重要结构成分。(史记》士形象也给中国文学史发展以很大影响,从文学手法到题材上都给了后代文学以借鉴。《史记》中的士形象代表了司马迁关怀现实人生、关怀人类去向的思考成果,体现了汉代文艺的美学特征。‘
其他文献
<正>当前,临床用药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这为医疗工作带来许多安全隐患,每年因用药不当导致的医疗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不合理用药使全球1/3患者死
<正>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性别、年龄的生理差异以及药物剂量的相关因素是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我们对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伊曲康唑为例探
文章首先通过对国际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分析,探讨了国际产品内分工和加工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加工贸易是实现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一种主要形式。然后,分析山西加工贸易在国际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将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对传统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这对基于资源优势,建立在传统产业结构上的山西对外贸易来说是突破当下不良发展境况的一个难得机遇。文章从
作为西方文化载体的英语,在晚清时期被引入中国学校教育,并逐步由语言教学发展到语言和科学专业教学相结合。晚清学校英语教学在近代中国英语人才培养、中西学术文化交流和中国
目的通过对血管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大鼠行为学、免疫组化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探讨VD病理生理机制,揭示其背后隐含的关键神经生物分子。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
公共政策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创新型城市建设要求公共政策的主体具有创新的活力,要求公共政策的各种形式充满创新性,要求公共政策制定与运行的过程始终表现出创
国内学术界一般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理解为两种创作方法。其实,从"浪漫主义"这个概念及其理论形成的历史看并非如此简单,它是流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诸国波澜壮阔的综合
随着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关税壁垒不断降低,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受到的限制也越来越严格。但发达国家为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积极推出非关税壁垒措施,绿色贸易壁垒就是目
北魏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著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全书计十卷,前九卷计91篇,包括了农、林、牧、副、渔、酿造、饮食等诸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