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 B12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Vit B12在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选取正常的2~3月龄SD雄性大鼠75只,大鼠臀背部剃毛后接受45Gy电子线照射建立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观察大鼠被照射区域的大致外观变化。(2)辐照后大鼠分为3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生理盐水注射组)、C组(Vit B12注射组),每组25只。生理盐水及Vit B12使用微针电子注射器进行注射,注射范围为辐照区域的真皮层及皮下浅筋膜层,注射时间为放射后即刻及之后每天,持续2周。(3)辐照后2h、24h、48h采集大鼠血液样本,使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外周血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情况。(4)每3天对比大鼠模型的大体观,每周切取大鼠创面组织,HE染色后观察1、2、3周各组大鼠被照射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及微血管计数。结果:(1)辐照后2周左右,皮肤出现明显的充血性红斑,3周左右,出现水疱、干燥结痂,4周左右皮肤组织糜烂、坏死,形成溃疡。C组大鼠经Vit B12注射后,红斑及溃疡形成速度较A组明显减慢,被照射区域的皮肤损伤评分要低于A组。(2)辐照后2周通过对大鼠创面皮肤HE染色观察发现:A、B组微血管数明显减小,且A、B两组对照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微血管数较多,且分别与A、B组比较后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C组大鼠的TNF-α、-IL-1β、IL-6浓度较B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使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电子线,当总剂量为45 Gy时,可成功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动物模型,方法简便、剂量准确、可靠。(2)VitB12能够有效的干预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进展及程度,可能与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止血管阻塞、血栓形成,从而改善辐射部位微循环状态有关。(3)VitB12可能通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来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刺激与疼痛。
其他文献
介绍一种根据竖曲线起点和终点的里程和高程计算竖曲线上任意里程高程的平面简化法。通过理论推导和一个实际算例加以验证,该法在施工控制或道路设计中,能显著提高计算精度、
针对初级阶段学生语言知识和能力严重落后其思维水平,急于表达却又常常语无伦次的矛盾,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发现交际教学法不仅能够迎合学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充分利用
<正>餐饮团购分为线上餐饮团购和线下餐饮团购,其中线上支付、线下体验这种O2O消费模式已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日趋普及的新型购买方式。截至2015年6月,我国团购用户规模达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女性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这既表现在求职过程中,也表现在工作过程中;其中既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制度方面的原因。要有效地
重油中所含的金属在重油催化裂化过程中,会污染催化剂,导致催化剂失活。为延长催化裂化催化剂使用寿命,提高装置的轻收,降低生焦,某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选用HC-10金属钝化剂,并
目的本课题旨在从阴阳和虚、痰、瘀的角度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机,阐明加减薯蓣丸防治AD的理论依据;通过行为学检测、免疫蛋白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
河流生态系统作为地球物质循环的重要载体,为维持系统内的生物群落和栖息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浮游植物是河流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其群落结构的改变可以反应周围环境的变化
目的针对部队卫生防疫人才队伍现状,立足部队卫生防疫工作的特点和需求,构建部队卫生防疫防护保障支撑平台,为强化部队卫生防疫人员学习、训练提供技术平台,为部队卫勤机构提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了制造业再兴战略。中国也出台了旨在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受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
目的:收集和整理《中华医典》和《中华大典·医药卫生典》中与失眠、健忘有关的中医古籍,重点阐明失眠健忘同治的中医理论基础及其治则治法,丰富和发展中医药防治失眠、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