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见,农业现代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其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农民。因此,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关键所在。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不断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新信息、新理念来提高农业生产率、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农民素质、市场竞争力的过程,是需要不断改进、创新的过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既是造福农民,同时也需要依靠农民的力量来推动。只有让农民成为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将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广泛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才能让他们平等的享受经济发展成果,才能将农业科技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要想顺利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培育众多高素质新型农民,才具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能力,形成可以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和农民连续增收。只有培育众多高素质新型农民,才能体现出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才能保证农业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数大,但他们的整体素质令人堪忧,已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为促进农业现代化顺利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培育一大批高素质新型农民的任务刻不容缓。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通过界定传统农民、新型农民、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传统农民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阐述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并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民培育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划分新型农民培育的类型,概括新型农民培育的特征,总结归纳目前农民培育的主要模式,界定新型农民培育的内涵,为制定合理适宜的新型农民培育对策提供借鉴。在此基础上,以天津市部分区县为例,进行新型农民培育的实证研究。根据对农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访谈所得的数据资料,运用SPSS17.0计量软件分析天津市农民素质状况、农民培训的需求与供给现状等情况,并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为天津市新型农民培育工作提供对策与建议。笔者建议,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政府领导,统一农民培训领导体系、完善农民培训相关法律体系、拓宽农民培训投资渠道,建立农民教育专项基金、优化农民培训相关资源,科学制定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