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一篇跨文化日耳曼学框架下跨文化文学研究的论文。在"形象学"研究(德:Imagologie)背景之下,本论文以华裔女作家罗令源2007年出版的德语小说《Die chinesische Delegation》(《中国代表团》)为基础,考察固化刻板的国家形象所起的功用,并着重研究因各种刻板印象因素形成的中德两国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这本小说中所起的作用。本论文的理论基础是从建构主义角度对于国家的理解,以及对固化形象的审美品味所具有的意识,这些固化形象并不具有现实内涵。罗令源此本小说中的特有的刻板形象元素是通过演绎的方法分析得出的,其具体步骤是:首先将小说定位在跨文化文学的现象中,然后对刻板印象给予一般意义上的定义并确定其功能,并在文学语篇的范围内准确定义国家的定义,最后对德语文学中至今为止对中国形象的展示予以总体介绍。有关国家的文学固化形象的功能,重要的理论参考文本是Ruth Florack与Dietrich Harth的论著。他们二人都是从文学中国家固化形象的功能性出发,而并不认为这反映作家本人的意见。小说中的中国固化形象可被归为四类:第一为外貌,第二为热闹交际,第三为中国人特有的旅游行为与购买行为,第四为品质标准尚有欠缺。这样首先就会让固化形象的基本作用方式变得直观起来,譬如通过对照,或者通过区分内团体和外团体(英:ingroup-outgroup)来进行社会划分。然后,本文将小说里设计的中国形象和德语文学中惯有的将中国描述为"黄祸"(英:yellow peril)与异国情调的方法联系起来分析,分析得出,小说中既有中国是威胁、又有中国是秘密的刻板形象。之后,本文分析小说中"专制中国"和"民主的德国"这种二分国家形象,这也是小说的一个主要主题,充分体现并揭示出女主人公Sanya的身份认同冲突。最后,本文指出,一篇文学作品里刻板的固化形象并非代表作家的意见,而是作为工具被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并且成为小说审美的一部分。小说《中国代表团》这个例子或许也说明了,潜在的小说读者会如何激活德国常见的、关于中国这一异域的知识。除此之外,固化的中德形象之间的文化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冲突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本文也阐释了这样一个观点:小说描写中、德两国的固化形象其实是对民族中心主义观点的批判。同样,通过清晰区分中国、德国两个国家,还展示出女主人公Sanya是处于中、德两国之间的位置,具有跨文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