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由于金庸小说文化内涵和叙事艺术的独特性,使之获得读者的广泛接受并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 为了迎合读者由于现代文化思潮和传统文化意识的双重影响而形成的新旧并存的文化心理状况,金庸小说既表现了立足于现代思潮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意识——其核心是对于儒家文化用以结构中国封建宗法制社会的正统意识和君权观念的批判,同时也包含了文化自恋、暴力嗜血和男权主义等陈旧文化内容。由于缺乏一元的文化立场,便使金庸小说对于文化的表现具有策略性运用的意义。 金庸小说作为叙事文本一方面注重以人物性格统率情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性,重视环境描写的艺术功能,从而使其作品具备现代叙事作品的特征,符合了读者由于新文学的发展而形成的审美趣味;另一方面金庸对于小说情节性的营构颇具匠心,他采用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和倒装叙述相结合的叙事手法将作品的主体情节结构于贯穿全书的“谜语”框架之内,构筑了完整曲折的小说情节,并以此应和读者由于传统叙事文学影响而形成的阅读心理,这就使金庸小说在叙事艺术的运用上也能满足读者新旧并存的双重审美需求。 文学的发展必须立足于雅俗文学的互相促进,金庸以雅文学的文化意识和艺术手法改造通俗文学,并以作品的情节性和想像性为雅文学的发展提供启示,便在探寻雅俗文学相互借鉴以促进文学繁荣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