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人类工业文明一个多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高度紧张。党的十八大明确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任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大建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高度政治自觉。鉴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处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本文坚持“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党情为要、国情为据、世情为鉴、综合创新”的学术原则,以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反生态本质为主题主线,试图融合并借鉴不发达经济学理论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两大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从中探寻当代全球化的真实图景与全球生态问题的解决途径,最终落脚到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上并给出政策建议。本文分四个部分进行研究:导论部分以一个讨论应当怎样研究不发达国家生态问题的学术批评作为叙述起点,阐明了问题研究的意义并回溯了中外学术界对生态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提出本文的创新点;第一章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全球化,叙述了从经典作家到当代不发达经济学代表人物对全球化一以贯之的关注与研究历程,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揭示了当代全球化最鲜明的特征、指明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应坚持的目标和发展中国家在积极应对全球化机遇与挑战中应坚持的原则;第二章重点介绍和评析了国外马克思主义重要流派——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与自然的双重剥削及其具有反生态性质的三大不可克服的顽疾,此外这一部分还试图解释该流派对苏联生态建设的批评之缘由,得出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对此应当吸取的教训;第三章将研究视野转回到中国,从全球化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何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与思想上层建筑应坚持的原则这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给出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