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英“万有相通”观研究

来源 :北方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lyE98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究天人之际”一直都是一个重要命题,哲学理论的发展往往以提高人生境界为目标而展开。张世英先生是我国当代研究中西方哲学的著名哲学家,他对中西方哲学进行批判和扬弃后,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万有相通”哲学观,对于我国的哲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张世英先生在西南联大求学时深受冯友兰、冯文潜、闻一多等一批著名学者的启发,他的哲学生涯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理念有着非常深的渊源,同时他本身也是研究西方黑格尔哲学的专家,所以张世英先生的“万有相通”观才能融合中西哲学于一身。“万有相通”观包含“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中的“天”包含着“天下万物”和“人”,两者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贯通的,所以能融为“合一”。张世英先生并不是照搬以往的“天人合一”思想,而是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贯通与超越,赋予其以新的内容。张世英先生的“万有相通”观向我们展示了人与人互联互通的最高境界,人与世间万物互联互通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并不是要求人们完全舍弃一切功利追求,而是在追求功利的基础上超越功利的限制。这种观点是在追求人生理想时的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对人生现实存在的一种高远的把握。但是,若想达到“万有相通”的人生境界,需要经历充满斗争和痛苦的超越之路。当人们最终领悟“万有相通”之时,就能体会到“万有相通”观中的至真、至善、至美,从而实现精神的超越与自由。张世英先生的“万有相通”观对探讨和破解我国当前学界和社会所面临的难题、提升审美与人生境界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围绕张世英“万有相通”观的主要内容展开研究,最终提出个人的人生发展要立足于社会的发展,个人的最终“解放”要超越“在场”的限制,实现真正的“自由”。在解决现实问题上,“万有相通”观可以助力我国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同时“万有相通”观也能为我国当前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非常好的哲学支撑,成为深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解的一把“金钥匙”。
其他文献
工业机器人按机械结构可分为:串联机器人和并联机器人。串联机器人是指一个轴运动会改变另一个轴的坐标原点的工业机器人。串联机器人在弧焊、组装、分拣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
近几年来,我国的支付行业经历了高速的发展,特别在条码支付引领的移动支付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在全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联
现阶段,房建工程不断增多,在经济条件以及先进施工技术的支撑下,人们对于房建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房建工程质量的好坏,一方面会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形象产生影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快速城镇化过程的推进给乡村社会带来较大的冲击。乡村被动地裹挟入这场以城市化为主旋律的现代化浪潮中,出现了诸多方面的不适应现象。长期置于"城市目
新闻客户端主要分为两大类:门户新闻客户端、聚合型新闻客户端,而聚合型新闻客户端凭借对互联网大数据的精准计算、对受众喜好的准确定位而得到迅猛发展,其中以今日头条为代
精神损害赔偿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目前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从我国民法的基本理论出发,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对精神损害赔
研究发现偏向于汉语思维的学生组和偏向于英语思维的学生组在英语写作上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汉语思维对英语写作的负面影响大于其正面影响。
课堂交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交流主体之间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教学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行为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与思想的沟通过程,不时会产生意见的分歧、思想的
当下,大学与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策略。基于伙伴的教师教育强调职前教师培养、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改进;基本模式有PDS模式、咨询合作模式、
从应急物资供应管理的流程视角,针对关键过程环节,分析和筛选关键影响因素,通过提炼和约简,析出评价指标,建立应急物资供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网络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