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不同铅污染程度的农田设置大田试验,研究了30个小麦品种对铅的吸收差异、农艺性状的变化,并探讨了小麦对铅转运与富集规律,以期筛选出铅低积累小麦品种。此外,以大田试验筛选出对铅吸收差异明显的6个小麦品种为试验对象,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铅胁迫下小麦对铅吸收特性及体内铅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变化,进一步为铅低积累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轻度污染A地块,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品种5、品种19、品种17、品种20、品种23、品种15、品种27、品种3、品种9、品种10、品种25、品种28、品种12、品种26、品种21等共15个Pb低积累品种,且品种5、品种9、品种21、品种26的TF籽粒/茎叶、TF籽粒/根都较其它品种低。中度污染B地块,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品种7、品种20、品种17、品种2、品种29、品种30、品种28等7个低积累品种,且品种2和品种7的TF籽粒/茎叶和TF籽粒/根相对其它品种较低。2、Pb在不同品种小麦各器官含量梯度为:根﹥茎叶﹥籽粒。低吸收小麦品种TF籽粒/茎叶、TF茎叶/根及富集系数均小于高吸收小麦品种,低吸收小麦品种TF籽粒/根略小于高吸收小麦品种,说明在不同污染程度耕地,Pb从茎叶向籽粒中转移的能力较弱以及根部Pb含量积累较低是小麦低吸收的关键因素之一。3、就铅提取形态而言,6种小麦体内Pb主要以活性弱的醋酸提取态和盐酸提取态为主,占总量的65.62%-86.82%。品种D吸收Pb的总量最低,而品种F吸收Pb的总量最高,且不同浓度Pb胁迫下品种D根和茎叶中Pb水提取态和乙醇提取态最低。Pb800胁迫下为了避免受Pb毒害,品种F尽量将体内的Pb转换成活性弱的形态。品种D在Pb100胁迫下将茎叶和根中活性强的Pb转换成活性弱的能力较其它品种强,以此来增加对Pb胁迫的耐性。Pb800胁迫下品种D通过控制总量吸收来抵抗Pb毒害。其它品种对Pb化学形态的调节能力基本介于品种D和品种F之间。4、就亚细胞分布而言,6种小麦体内Pb主要存在于细胞壁和细胞液中,占总量的63.56%-86.30%。Pb100胁迫下,品种B、C、D、E茎叶中细胞器Pb所占比例较根中细胞器中Pb有所增加,而品种A和品种F则有所减少。Pb800胁迫下,品种A、B、C、D、E根中细胞器Pb所占比例均低于茎叶中细胞器Pb,而品种F则高于茎叶中细胞器Pb。因此,不同浓度Pb胁迫下,品种B、C、D、E通过降低茎叶中细胞器中Pb含量来缓解Pb毒害,而品种F通过降低根中细胞器中Pb含量来缓解Pb毒害。而品种A在Pb100时降低茎叶中细胞器中Pb含量,Pb800时通过降低根中细胞器中Pb含量来缓解Pb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