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期间《申报》的失实报道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68420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申报》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报纸,被誉为中国近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内容博杂详实,“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自1872年创办以来,《申报》就以商业报纸的形态,进入正处在启蒙阶段的报业市场,以新颖别致的形式、生动风趣的内容以及平易近人的语言,受到欢迎。《申报》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创办之初就在《本馆告白》中提出“不为浮夸之辞,不述荒唐之语”,在以后公开征求新闻稿件的告示中,更明确要求来稿应“讲求切实”,凡是投寄的新闻稿,“务将姓名住址另列一号,未具真实姓名,本报照例不能刊登。”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经营22年的《申报》高度关注这场战争,除了招延各地访员,还通过向社会公开征求,转载或翻译外报等方式,不遗余力报道战况。尽管如此,《申报》的战争报道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量的失实情节。《申报》战争报道失实情节类型多样,主要可分为细节失实、整体失实,以及使用文学语言造成的语言表述失实。造成《申报》新闻失实的原因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方面,集权社会的信息控制是造成《申报》报道失实的罪魁祸首。清政府严禁记者随军采访,不向媒体发布战争公报,不允许商业报纸通过电报传递战争新闻,种种限制,使《申报》如同戴着镣铐的舞者,丑态百出。主观因素方面,报人素质的低下是《申报》最大的短板。在当时,新闻业被视为不名誉的行业,报馆主笔多是落魄文人,报界记者(当时称访员或访事人),多是由社会上的“探子”、“抄案”转化而来,他们没有敬业的态度,采访水平差,经常把道听途说、街头巷议之事,添枝加叶后凑成新闻,有的甚至凭空杜撰,造成新闻失实。尽管新闻失实频繁出现,但《申报》追求新闻真实的努力却从未放弃。这种努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失实发生前对报道进行反复核实,二是失实发生后,通过连续报道更正和补充前文的失实内容。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申报》的战争报道体现出了新闻整体真实的面貌。造成《申报》新闻失实的原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在此方面有所建树,对今天的新闻实践依然有指导意义。在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盛行、舆论环境相对宽容、信息传播发达的今天,虚假新闻依然层出不穷,有的甚至耸人听闻,与100多年前的失实报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重新翻看《申报》的失实报道,对今天的新闻人或许也会有些许启示。
其他文献
中铁十一局集团公司保(定)阜(平)高速公路项目部自2007年6月上场以来,本着“创出优质工程,服务革命老区”的原则,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使得各项工作在全线20个标段历次评比中均
少数民族新闻是整个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意义上的少数民族新闻大众传播出现是一百年多前的事,但是从广义上来说,少数民族的新闻传播活动却是自古有之。 本文以湘西地
北方小城镇混凝土道路由于设计、施工及使用等原因,许多路面出现了裂缝。这些裂缝影响了混凝土道路的使用功能,缩短了使用寿命。路面裂缝情况大致分为两种:数量最多的裂缝出
本文主要以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作为研究对象,对频道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初步展示中国第一个打出纪录片旗帜的专业化频道的生存状况,并尝试发现其发展的突破口
在中国报业进入竞合时代的形势下,报业集团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必须从优势再造的目的出发,处理好内部媒体的竞合关系。整合内部各媒体资源,探寻资源共享的经济之路,此为“合”之道
从SATWE和TAT软件力学分析模型不同的角度,从整体结构计算和局部构件计算两个方面分析了两种软件在复杂结构的计算分析中存在的差异.经过合理的简化处理,TAT在复杂结构的计算
期刊
读图时代,图片信息充斥于我们的视听——电视、电影、网络媒体、期刊杂志、各种图片出版物等等,报纸版面也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图片报道。某种意义上,读图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