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10-2011年研究了地被植物-景天在不同沙/土配比的土壤上的生长适应性以及在持续干旱下的抗旱性特点,分析了不同水分供应条件对其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景天种子的室内发芽率可达到了95%以上,但大田最大出苗率仅达到10%左右。其枝条扦插繁殖时成活率可达到100%,说明景天宜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繁殖。2.在持续土壤干旱胁迫(封蜡处理下)下德国景天、中华景天的日均蒸腾量都显著低于草地早熟禾和早开堇菜,存活时间都远远大于早开堇菜和草地早熟禾两种植物。德国景天、中华景天、草地早熟禾种群的萎蔫系数无显著差异,三者均显著低于早开堇菜。景天种群的平均土壤水分利用率为72.35%,显著高于早开堇菜。德国景天、中华景天的耗水指数分别显著低于其他两种植物,不同植物的抗旱性为德国景天>中华景天>早开堇菜>草地早熟禾。3.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随着水分供应由60%FC降低到25%FC,德国景天、野生景天和早开堇菜的株高、分枝数、盖度、总生物量、根冠比、叶片相对含水量和蒸散率等指标都呈现下降趋势。不同水分处理下2种景天日均蒸散率之间无显著差异,仅为早开堇菜日均蒸散率的50%-72.52%,具有显著的节水优势。在40%FC处理下3种植物的盖度均已接近50%,可基本满足绿地景观要求;雨养处理下德国景天和野生景天能正常生长,各种指标和25%FC处理下无显著差异,盖度为30%左右,而早开堇菜在雨养处理下在6月底就已全部死亡,说明在呼和浩特地区仅依靠雨水即可维持2种景天的正常生长,但不能维持早开堇菜正常生长,即在水资源短缺城市可以适当的多种一些景天植物。在同一水分供给下,德国景天具有植株相对低矮,盖度较大、耗水量较小的优势。4.通过比较分析在100%耕作土、50%耕作土+50%沙土、30%耕作土+70%沙土、10%耕作土+90%沙土四种土壤处理下植物盖度、高度、分枝数、总生物量、蒸散量、根冠比、土壤含水量和叶片含水量等各种生理生态特征得出:野生景天在100%的耕作土处理下生长良好,50%耕作土+50%沙土和30%耕作土+70%沙土处理下生长较好,最大盖度为60%以上,平均盖度能达到45%左右,基本能满足景观的要求,在10%耕作土+90%沙土处理下平均盖度仅为29%,其它指标也都较低;德国景天在100%耕作土、50%耕作土+50%沙土、30%耕作土+70%沙土处理下都能很好生长,可维持45%左右的最大盖度,在10%耕作土+90%沙土上长势较差。说明2种景天都具有良好的抗沙性,土壤含沙量只要不超过70%,其盖度就可满足景观要求。在土壤含沙量增加到70%之前,德景景天的适应性高于野生景天,当含沙量由70%继续增加到90%时,干旱条件下德国景天最先出现胁迫症状,临界土壤含水量和临界叶片含水量为2.29%(相当于15.37%FC)和73.42%,野生景天在该种土壤上比德国景天具有更强的抗旱性。早开堇菜在100%的耕作土处理下长势最好,抗沙性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