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和融资的研究是整个公司财务理论的重要部分。传统投融资理论,比如MM理论以完美市场假设为前提,认为企业融资与投资无关。现代财务理论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和信息不对称的考虑,认为在非完美的资本市场中,债务融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比如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引发资产替代和投资不足行为,负债对抑制过度投资的相机治理作用,以及不同的债务期限对投资行为不同的治理特征等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投、融资均有其一定特殊性。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低下,过度投资问题严重。另一方面,在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下,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对银行贷款过度依赖,使得银行信贷间接融资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所以,银企关系的密切程度势必影响着债务对企业投资治理作用的发挥。西方研究中的微观银企关系理论包括预算软约束、信贷配给和道德风险。但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银企之间理论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在我国现实中发生了变异。所以这就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何衡量我国银企关系?不同的银企关系下债务是否对投资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前人研究较多的集中在公司内部,即单纯地研究债务治理与投资行为,很少将视角延伸到这一最直接的角度-银企关系,或者在金融、经济领域研究银企关系时鲜有涉及企业这一微观实体以及企业投融资这些具体行为。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和创新在于,深入地探索了银企关系衡量指标,并通过区分不同的银企关系来探究债务治理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采用股权性质、银企持股关联(即银行通过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来间接持股企业或企业直接持股银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以及长期借款占总负债的比重这四个维度来刻画银企关系,从而构建了一个银企关系的分析框架,并就其对债务治理和投资行为有显著影响做出了合理预期。
本文采用经验研究方法,选用2001-2006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企业作为样本,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单变量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来验证理论分析和所提假设,并最终得出结论:(1)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来说,其与银行的关系更密切,削弱了债务治理作用,过度投资更严重。(2)存在银企持股关联关系的企业,其与银行的关系越好,削弱债务治理作用,过度投资更严重。(3)金融市场越发达,银企关系愈加市场化,银行债务治理作用越明显,过度投资越少。(4)长期银行借款占总负债的比重越高,意味着银企关系越密切,债务治理作用被削弱,从而使过度投资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