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主要感染对象是五岁以下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该病可以通过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飞沫等多种途径传染,以出疹、发热为特征,临床为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潜伏期为2-10日。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型别复杂、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极易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控制难度较大。目前手足口病已成为危害儿童身体健康一种主要的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报道,尤其在亚洲比较严重。中国是手足口病的多发国,近年来发病出现了逐年升高的趋势,死亡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鉴于手足口病目前的严重形势,2008年5月2日,卫生部正式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网络直报,截止到2011年底,该系统已收集手足口病例500万例,包含了3年零8个月完整的手足口病数据。 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省级层面和地市层面进行分析,基于全国层面分析的文献不多、时间跨度不长,截止2011年12月底,已有近4年完整手足口病数据,因此亟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更长时间跨度的流行病学研究;大多数聚集性研究选择在省级范围内、地市级范围内来分析各个地区的聚集性,至今还缺少全国大范围、较长时间跨度的空间聚集性研究,同时还缺少纵向地从时间维度分析手足口病的聚集区域以及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的研究;迄今缺少利用全国手足口病数据,开展全国范围尤其是全国县区级水平探讨手足口病发生与气候、社会经济因素关联的系统研究。 目的: 1.通过对全国手足口病疫情的时空流行规律、聚集性以及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为我国卫生部门制定相应的公共卫生政策与优化配置资源提供依据。 2.通过本研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手足口病空间流行病学、气象流行病学、社会医学等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3.通过多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探索手足口病发生、发展及流行规律,为以后类似的传染病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方法: 1.利用全国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数据,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近四年来手足口病的三间分布; 2.应用空间自相关的方法探测全国手足口病省级和县区级的空间聚集区域及变化趋势; 3.应用GEE广义估计方程分析与手足口病发病相关的气象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结果: 1.三间分布研究结果:收集2008年5月到2011年12月期间,全国手足口病的总发病例数为5027038例,全国年均发病率达10.40/10000,男性发病率为12.317/10000,女性发病率为7.830/10000,男女性发病比为1.573,5岁以下儿童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9.5%。发病人群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发病例数的70.43%;其次为幼托儿童,占总发病人数的25.51%。四年年平均发病率超过12/10000是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广西和海南,分别为18.156、15.387、16.42415.984、17.851、21.729、30.382。 2.空间聚集性研究结果:通过全局自相关分析,2008-2011年逐年以及四年总和的MoransⅠ系数分别为0.3336、0.6074、0.3372、0.4620、0.4367,经蒙特卡罗检验,P值分别为0.001、0.002、0.001、0.004、0.001,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MoransⅠ系数介于0.3和0.7之间,表现为中等程度及以上的空间聚集性。2008-2010年全国区县级手足口病的聚集区域分析,MoransⅠ=0.5198,P=0.001,呈现较强聚集性。2008年手足口病的聚集性省级层面进行分析,得到3个热点区域:北京、天津、上海;对2009年手足口病发病的聚集性分析,得到7个热点区域: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山东;2010年有4个热点区域:北京、天津、广东和广西;2011年得到5个热点区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通过对2008-2010年三年总的局部自相关分析,发现了390个“热点”区县。 3.手足口病发病的气象、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多因素分析:在α=0.05检验水准上,在县区层面上全人群手足口病的与平均气压、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平均温度、风速、生产总值呈显著正关联关系,OR值分别为1.006(p<0.001)、1.024(p<0.001)、1.027(p<0.001)、1.061(p<0.001)、1.340(p<0.001)、1.001(p<0.001);而降雨量与其呈负关联关系,OR为0.991(p<0.001);平均气压、相对湿度、日照百分比、平均温度、风速、生产总值6个因素与5岁以下儿童发病呈显著正关联关系,OR值分别为1.007(p<0.001)、1.009(p<0.001)、1.005(p=0.017)、1.044(p<0.001)、1.365(p<0.001)、1.002(p<0.001);降雨量与其呈负关联关系,OR为0.983(p<0.001); 结论: 1.人群研究表明,病例绝大多数发生于5岁以下年龄段;男性人群的手足口病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人群;发病人群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基于时间研究表明,手足口病发病率前三年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2011年开始下降,发病时间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基于空间分布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发病强度不同,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发病高发大多数集中在发达地区,总体态势是自北向南(特别是沿海地区)、自东向西扩散的趋势,而西南地区仍处于较低的发病水平。 2.纵观2008~2011年中国手足口病整体上呈现了较强的聚集性,发病聚集区域的变化表现为从北到南转移的趋势。 3.在县区层面上手足口病的发生与平均气压、相对湿度、日照时数、日照百分比、平均温度、风速、降雨量和生产总值均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平均气压、相对湿度、日照时间、平均气温、平均风速、是全人群和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危险因素,降雨有助于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同时地区发达,人口流动频繁,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