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即时消息协议的优化与实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qu8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智能终端的发展与普及,许多深受用户喜爱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业务产生了,如移动即时消息(Mobile Instant Messaging,MIM)业务,导致移动数据流量的急剧增长和无线资源的严重匮乏,运营商网络已不堪重负。同时,运营商的网络运营成本不断攀升,而收入增速却在不断减缓,收入增长幅度远远落后于流量增长幅度。目前的电信运营商除了提供带宽和管道外不提供其他有价值的服务,因此常被称作哑管道。智能管道给正面临哑管道窘境的运营商带来了提升收入增幅和缓解网络压力的新的希望。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定义的策略与计费控制(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PCC)架构移动互联网智能管道核心控制架构。但是目前的PCC架构还不完善,固有缺点也很多,如受深度包检测(Deep PacketInspection,DPI)技术的局限,没有考虑无线资源的节省问题和典型移动互联网应用协议优化的问题等,没有考虑智能终端的辅助作用,而要节省无线资源和优化移动互联网应用协议必须让终端参与进来。MIM业务作为使用范围最广且产生数据流量最多的移动应用业务,其优化价值极大。本文提出的MIM协议优化技术将重点考虑MIM协议的智能管道控制策略和充分发挥智能终端的作用。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PCC架构的现状,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分析了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协议——MIM协议,提出了一个MIM协议优化控制架构,设计了一个C/S模式的MIM协议优化控制中间层,即在智能终端侧与服务器端分别设置一个协议优化中间层,通过这两个中间层可以执行各种MIM协议优化控制策略,如应用消息压缩与解压缩策略、消息合并与分拆策略、服务优先级控制策略、心跳消息延时策略等。该C/S模式的协议优化控制架构比PCC架构简单很多,但其中的很多思想、概念和原理都有借鉴PCC架构。本文还给出了这两个协议优化中间层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其他文献
几何路由算法是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极具前景的可扩展性路由算法。在二维无线传感器网络上,几何路由算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然而,在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尚缺乏类似于二维无
随着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监控软件系统在各行业的信息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组态软件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图形组态作为通用组态软件的人机交
过去十几年,伴随着互联网视频应用的快速发展,内容分发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不断演进的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技术对网络视频行业发展的推动功不可没。但是
TD-LTE-A是由我国主导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已被国际电联正式确定为第四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通过采取多天线增强、协作多点传输,以及中继等技术方案,TD-LTE-A系统大幅度提
分布式痕量氢气测量及分析系统对分布于不同地方的痕量氢气测量传感器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把各地的数据上传到地震局的中心数据服务器进行统一备份管理。本系统的数
对等网络视频点播是目前互联网的一种热门应用。基于对等网络的视频点播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好、部署成本低和健壮性等特点。但从用户角度来说,对等网络的服务质量无法提供可靠保
光纤传感器因其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等特点广泛的应用于航天航空、冶金、医疗等领域中。其中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光学稳定性高、动态响应范围大,可以长期工作于高压
在复杂背景环境下进行目标的探测,特别是隐身、伪装、暗弱、虚假目标的识别,已经成为当今战场获取情报、实时侦察目标的重要研究课题。从实际成像的应用来讲,一般的成像技术
近几年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社区飞速发展,网络平台为消费者发表产品评价和消费经验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网络口碑爆炸式传播。研究表明,消费者更容易相信网络口碑而不是营销广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