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构主义与中国的STS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hlexc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建构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爱丁堡学派兴起的一种科学理念,已成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中的一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思潮。社会建构主义共性的观点是,某些领域的知识是我们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或者相关的社会群体互动和协商的结果。社会建构主义从科学、技术、社会学等学科的角度,期待通过社会性和建构性的整合,同时克服现代主义的绝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从而实现对具体的实践的指导。但是随着社会建构主义的发展,“科学大战”使社会建构主义发生了“更多的转向”(拉图尔),并在思想属性、发展态势、评价标准等方面呈现扑朔迷离的“家族相似”景象。打开社会建构主义的“黑箱”,可以看到几种代表性的“转向”,如ANT转向,STS转向,修辞转向,技术转向和文化转向等。本文主要阐述社会建构主义如何转向STS以及对中国的STS研究的影响。社会建构主义转向STS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思想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STS的社会建构主义转向的过程。STS是科学、技术、社会的英文缩写,是研究关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20世纪60年代开始它在欧美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逐渐展开。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学等学科领域中的专家学者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的STS这一新兴学科被传入国内后,我国的STS研究也渐入佳境。其中社会建构主义者的研究方式对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学者对STS研究细节的认识。应该说,国内学者对STS的研究是卓有成效的,但对STS与社会建构主义的关系问题则涉猎不多。本选题基于STS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这一认识出发,结合中国STS发展历史和社会建构主义的研究旨趣,把中国对于STS研究放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背景下,阐述社会建构主义如何转向STS,接着论述我国STS研究发展历程和现状,针对中国STS研究存在的问题,阐述社会建构主义对我国STS研究的影响,并由此提出我国STS研究的进路。
其他文献
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共青团、学生工作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及访谈,深入分析了常州科教园六所高校学生干部队伍臃肿原因,阐述了依托"精简与效率原则
通过对某电厂600MW火力发变组保护改造工程中微机型保护配置、技术方案的研究,可提高发变组保护的动作可靠性。
在本次《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中,我国创设了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引发了不少争议。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能够降低著作权许可的交易成本,并有利于维持作品传播与著
<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我国古代大作家韩愈为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国目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
<正>根据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主题和中国馆的硬件条件,我们计划将中国馆的展览从整体上做成一件观念作品。中国馆中展出的所有作品,构成整体观念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高要求,因此室内环境的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室内环境的治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人们的
目的评价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代谢综合征症状的发病情况。方法检测61例肾上腺醛固酮瘤(组1)、23例皮质醇瘤(组2)及24例无功能瘤患者(组3)的代谢综合征相关指标(腰围、血压、血
海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而叶绿素a则是海藻中的最主要色素。因此,叶绿素a是海水生态系统的重要表征,对于海水的观测以及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检测海水水质以及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