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美术体现了幼儿自我表现意识和对生活充满好奇和热情。幼儿美术教育,重在对幼儿的创造意识进行启迪,激发幼儿的创作潜能,培养审美力,促进幼儿积极情绪的养成,而不是机械的技能传授。美术教育分为: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大类,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幼儿美术活动效果。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促进幼儿个性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美术教育活动的直接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幼儿,而教学行为是教学得以实施的关键与核心,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直接影响了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是落实课程理念,实现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笔者对幼儿园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观察该园美术教育以及与教师访谈、协同合作教师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手册》以教师的引导;教授;评价/反馈三方面行为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对S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研究。本研究以观察法、访谈法对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的现存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导致行为问题原因并提出提升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策略。在研究中,合作教师从最初的“观望配合”到“思考尝试”再到“发展上路”呈现出阶梯性变化。通过研究找出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1)引导行为:引导单一、直接帮助明显;(2)教授行为:以“教”为主,不均等性;(3)评价/反馈行为:具体评价笼统。研究结束后笔者进一步分析教学行为问题存在的原因:(1)教学活动意识淡薄;(2)教学反思狭隘;(3)教师专业素养薄弱。最后从教学行为实施前、教学行为实施过程中、教学后三发面提出提升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