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表情符号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下,动物表情包凭借其动物原型的类人化、亲人性等特质自成一派,在青年群体的社交生活中占领了高地。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青年群体的社会焦虑导致其人际交流愈加无力,“葛优躺”等真人表情包又面临着肖像侵权风险,中国宠物市场的繁荣与宠物文化的盛行给动物表情包的制作与兴起提供了大量素材和可能性,加之网络红人对动物表情包的青睐以及粉丝群体的助推,动物表情包异军突起,填满了青年群体的网络社交符号面板,成为青年群体网络社交必备的表情符号,同时也为青年群体网络情绪的表达打开了窗口。当前,青年群体在网络社交中使用的动物表情符号多是以猫、狗、鸭等家养动物为原型制作。在视觉文本的作用下,动物表情包主要通过原型征用以及语境重构两种途径完成其视觉形象建构。而它们之所以能够成为青年群体网络情绪表达的主要手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动物表情包的视觉形象与情绪呈现之间的关系特点,即动物表情形式的直观性与情绪呈现的间接性、动物表情形象的生动性与情绪呈现的感染性以及动物表情内容的一致性与情绪呈现的多样性,这些特点高度契合了青年群体网络情绪表达的需要。青年群体的情绪表达主要有情绪酝酿、情绪判断、情绪表达、情绪感染和情绪认同五个阶段,表现在动物表情包上则是表情包的制作、选择、使用、评价和分享这五个过程。青年群体既是动物表情包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动物表情包的制作者,他们的情绪表达伴随着动物表情包从制作到分享的整个过程,这也是青年群体的情绪表达由个人化走向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动物表情包的合理使用实现了青年群体的社交价值诉求,使得青年群体的情绪表达更加贴切,缓和了青年群体间的冲突,给了青年群体更多的社交安全感,打造了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网络社交环境。但同时动物表情包的过度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年群际交往中正常的信息传递,使得青年群体之间的交流缺少真情实感,加剧了青年社交的娱乐化倾向,降低了青年群体的网络社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