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并在就业、经济的发展、税收的创造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重视和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成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尽管近几年政府开始对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实施优惠政策,但是由于资金有限,政策惠及面不高,同时缺少专业性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增长缓慢,导致了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除此之外,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小、经营风险高、财务制度不健全及与金融机构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信贷的积极性。金融机构对大中型企业的偏爱,小微企业信贷服务的复杂的流程都导致了小微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的可能性较低。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市场不规范,小微企业缺乏竞争力等都使小微企业融资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小微企业借贷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小微企业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文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将美国、日本、英国的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情况进行比较。其次,本文将对全国25个省份1062家小微企业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小微企业的经济特征、借贷需求、信贷行为选择等进行分析,来了解当前经济条件下,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然后,本文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对小微企业借贷需求及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在以上获得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1)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是决定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并向大中型企业转化的重要因素。小微企业自有资本较少,经营风险较高,一旦发生信贷需求就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应对,以此保证小微企业的正常运营或者扩大生产规模。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基础上,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设针对小微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鼓励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小微企业信贷、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2)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差异较明显。正规金融部门中的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及非正规金融机构部门是小微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渠道,而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给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则相对较少。由于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商业银行获取生产软信息还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及非正规金融机构则可以凭借信用优势有效的降低授信成本及风险。(3)多数的小微企业都存在信贷需求,主要是中短期的小额信贷需求,但是实际选择通过正规及非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的则较少。将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对比发现,正规金融机构对于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远远小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提供的信贷供给,在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中,抵押借款、信用贷款、高利贷占比较多。(4)小微企业主要负责人的文化水平、员工的平均文化水平、所属的行业、企业资产规模、企业的年经营收入等均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有显著的影响;小微企业的资产规模对于小微企业从正规及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都有正向影响;年经营收入对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有负向影响,对非正规金融机构借贷有正向影响。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为:(1)创新微型信贷金融机构。要有效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就必须充分考虑其生产特点,资金需求特点等,在此基础上设立适合小微企业金融需求的金融机构。(2)创新微型信贷产品种类。金融机构现有的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多为抵押贷款,贷款所需条件不符合小微企业的资产状况,同时在期限和时间上也不满足小微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为了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以小微企业为中心,创新微型信贷产品种类。(3)创新微型信贷服务流程。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繁琐的信贷流程也是导致小微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较少的原因,扩大小微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的数量,需要简化小微企业信贷的流程,提供上门式服务,结合专业的技术手段,提高授信的效率。(4)创新微型信贷信用评估体系。在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等级划分时,应该将小微企业的生产软信息纳入考核之中来对客户的信用进行技术评分,以信用技术评分作为金融机构授信的依据。(5)创新微型信贷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需要增加小微企业自身的投保,降低小微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需要从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入手,完善风险管理制度、风险防御机制、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的监管。(6)创新微型信贷的优惠政策。为小微企业提供宽松的经营环境,减免或降低企业的税负,集中财政和金融资源,逐步完善小微企业的信贷服务。本文的新意主要有:(1)运用问卷调查法掌握了我国小微企业借贷特征、融资现状,并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对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及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为我国改善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指明了方向;(2)系统而全面地提出了微型信贷服务创新的政策建议,为有效改善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促进金融发展、经济发展提供了决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