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InP半导体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基本性质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cf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对GaP/桑色素,GaP/若丹明两种复合材料的制备、发光性质及形貌进行了研究,并对二者进行了分析比较;另外,对InP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初步探索.首先制备了GaP/桑色素和GaP/若丹明的纳米复合材料,分别对它们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拉曼散射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的表征.通过对影响GaP/桑色素复合材料发光的因素的研究,发现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发光强度随桑色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强,而峰位不发生移动;随着GaP纳米晶粒度的减小,发光峰位出现蓝移,发光强度随复合材料中GaP纳米晶的浓度而有所不同,浓度高则发光强.这更充分说明了GaP/桑色素复合材料的发光是由GaP纳米晶引起的,而桑色素只起传递能量的作用.对InP的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了便于和GaP比较,我们选择了配体仍然是桑色素和若丹明.结果表明,InP能够与桑色素及若丹明形成复合材料,但InP与若丹明的配位比GaP与若丹明的配位更弱,InP/若丹明复合材料的发光波长在580nm附近,为黄光波段,荧光峰值波长为579nm,和GaP/若丹明纳米复合材料相比,蓝移了近60nm.
其他文献
以单质硫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的可充电锂硫电池体系因其具有很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比能量而备受关注,且单质硫资源丰富、成本低及环保友好,使得锂硫电池成为下一代锂电池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电池。但是,锂硫电池因其正极中单质硫及其放电产物导电性差,且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多硫化物易溶于电解液等,使得锂硫电池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及循环性能差等缺点,从而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本文采用无钯化学镀和氢等离子体还原法制备了中
铁电薄膜是集铁电、压电、热释电、电光及非线性光学于一体的多功能材料.采用MOD法在Si(100)衬底上直接沉积了BLT)(0.75)薄膜.在BLT(0.75)和Si衬底之间加入BiTiO层,制备出金属/铁电
本文论述了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和烧结方法。选用燃烧反应合成法来制备MnZn铁氧体纳米粉末,通过改变工艺参数来进一步研究所得产物的微观结构。然后对试样进行烧结,通过改变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