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室内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于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它已逐步成为一种特殊的危害。室内装修污染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污染物质是甲醛、苯系物、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气体。甲醛(formaldehyde,FA)又名蚁醛,是一种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装饰装修材料中。它可经呼吸道吸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可疑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在室内空气污染物危害中属于第一位。近年来对于甲醛的DNA损伤研究取得一些进展。本课题在了解某市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状况的基础上,选择甲醛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探讨甲醛的DNA损伤作用,并对室内污染物的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为提出有效保护室内污染物暴露人群健康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国家卫生标准认可的方法抽样调查某市城区53家居民住宅室内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2)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不同浓度甲醛对V79细胞(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的DNA损伤程度,以及剂量依赖关系。(3)通过调查研究,探讨从原料上控制污染物、加强室内通风、采用特制滤膜等措施来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结果:(1)居民住宅室内环境内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高,合格率较低。(2)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在不同浓度甲醛(100μmol/L~1600μmol/L)彗星细胞拖尾率、尾长及头/尾比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特别是在1600μmol/L时在图片中未见有彗星细胞出现,其显示的DNA损伤类型是DNA-蛋白质交联;但是FA的浓度与拖尾细胞率、尾长及头/尾比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3)在选择较好的原料和装修后通风一段时间后,室内主要污染物的浓度较低。结论:(1)居室装修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建议采取多项综合措施,减少室内污染物的浓度。(2)本研究结果认为,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一定浓度的FA能够引起细胞DNA损伤,主要表现为DNA-蛋白质交联。(3)实践证明,选择低毒或无毒的原料、加强室内通风是降低室内污染物的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