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wf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均衡这一概念的应用首先起源于自然科学,经济学家马歇尔首次将均衡概念引入经济学的分析之后,这一理念在社会科学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其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政治学研究领域,均衡思想虽然至今仍未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完善的理论体系,但其悠久的理论渊源、初露头角的研究现状却已预示和彰显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无限生机与活力。本文认为:在政治领域中,失衡和非均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失衡现象的大量存在,政治状态非均衡性的普遍存在使政治发展的民主化进程遭遇瓶颈。“失衡如何防治,民主政治何以得到完善发展并最终达到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状态”是本文关心的焦点。把均衡理论引入政治学领域,在均衡视域中解读民主政治及其中蕴含的主要关系,是思想家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设计,也是政治家建构民主制度的重要理念,现代意义上民主政治就是要在保持现有民主制度的框架内人为的构建各种政治关系的均衡,这不仅是对民主理论的重大创新与发展,更为我国设计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平台。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指导,从以利益为基础的政治关系视域入手分析,初步地对均衡的一般问题及其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关联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本文除引言外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均衡问题概述。本部分对文章中涉及的主要概念一一进行阐述,尤其是从作为思想的均衡、现实存在的均衡以及人为建构的均衡三个方面对政治学领域的均衡作出界定,并对与之相关的失衡与非均衡两个概念作了简要的探讨。这一部分的论述是理解全文的基础。 第二部分,民主政治中的主要均衡关系。它与第一部分一起共同构成了文章的重点。这一部分通过对民主政治中主要均衡关系的分析及其特点和意义的阐述,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民主的实质是各政治关系的均衡以及人为的建构均衡是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求和理想模式的重要结论。 第三部分,民主政治中均衡模式的建构。这是文章的理论联系实际部分,也是本文的难点。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入手探究了均衡这一理想模式如何才能实现:一,从非均衡走向均衡;二,由失衡向均衡的转换;三,均衡模式建构的条件与途径。
其他文献
学位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问题,一直是中外专家学者、政府政策制定者以及企业家致力寻求最佳答案的重点和热点。公司治理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狭义的公司治理是指
本文考查了马克思留下的雇佣劳动的异化难题,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雇佣劳动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对这个理论难题的认识、思考和解决实践。在此基础上分析雇佣劳动在我国
我国行政立法程序的法治化还在许多方面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需要,尤其是公众对行政立法的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是当代行政民主化的重要表现,也是行政立法的合法性基础。 本文论述了相对人参与行政立法的一项基本程序权利——行政立法中的相对人动议权,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概念的界定,认为行政立法中的相对人动议权概念应当包括相对人提出立法动议、行政机关作出处理以及权利的救济环节
大学生社团是学生组织,发挥着巨大的教育功能。研究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