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拟通过探索专业康复方法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建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标准与规范,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运动功能,从而解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中突出和迫切问题,为其术后康复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本研究分别选取河南省专业队运动员19人(9女,10男),年龄段为18~28岁,他们分别来自河南省篮球队、河南省足球队、河南省棒球队、河南省排球队、河南省三级跳队、河南省铁饼队。在运动员手术后进行为期6个月的运动康复训练与辅助治疗,运动员在运动康复师的带领下严格按照运动康复方案执行。康复方案分5个阶段:1.第1~2周,消肿、恢复关节活动度,降低肌力衰减;2.第3~4周,恢复膝关节全角度无痛活动度,基础肌力恢复;3.第5~8周,恢复膝关节日常功能;4.第9~12周,强化膝关节功能与周围肌肉力量(但阻力需要刻意控制,每一项训练依据不同体重百分比设定阻力,不可过大,术后第三个月重建的前交叉韧带最脆弱)、增强膝关节稳定性;5.第13~24周,全面强化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需要进行爆发力型的力量训练)。在康复前后使用等速肌力测试系统、IKDC主观膝关节评价表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表进行评价。该康复方案的特色为Indiba深度热疗、反重力跑步机练习和等速肌力练习;一周内训练安排基本遵照周一、周三、周五上下肢练习为主,周二、周四核心与心肺练习为主的计划。研究结果:1.等速肌力测试:使用德国ISOMed2000多关节等速测试系统在60°/s的速度(国际上通常采用60°/s的角速度作为评价标准)下测试患侧屈伸峰力矩,进行康复后与术前的量化数据进行对比,使用spss17.0的配对T检验分析后。经过康复训练后与术前的等速肌力结果对比,康复后的膝关节屈、伸的峰力矩对比术前呈现极为显著的差异(P<0.01)。结果表明受试运动员在经历成套的6个月康复训练后,膝关节周围屈伸方向的肌力有显著的提高。在康复后测试运动员健患侧屈伸峰力矩(同上),并使用配对T检验分析后呈现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康复后运动员健患侧肌力无明显差异。2.评价量表:IKDC主观膝关节评价表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表在康复训练后与手术前的量化数据在spss17.0的配对T检验中呈现出极为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果表明运动康复训练对于受试运动员的膝关节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主观感受的疼痛、肿胀明显降低或消失。研究结论:1.河南省专业队运动员通过6个月的ACL(前交叉韧带)术后运动康复方案进行训练与治疗,膝关节恢复情况良好,功能性改善显著。2.患侧康复后的肌力较术前大幅提高,基本恢复到可以承受专业训练的水平,表明康复训练对受试者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建议:1.个别运动员归队过早对康复训练效果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不影响总体改善的成果,提前归队时最好不要在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以免造成新的损伤。2.运动员在专业队训练结束后需要多进行静态肌肉牵伸,多数运动员还是不太注意肌肉牵伸,往往还是会因为肌肉过紧造成膝关节的疼痛,训练结束后的拉伸放松比较简单,没有充分舒展紧张的肌肉。在康复过后的运动员中,也有许多在后续的训练中因肌肉放松不到位产生新的疼痛与损伤。因此需要培养自我或者互相拉伸、放松到位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