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介语和偏误分析理论为依据,以泰国春府公立东方中学200多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主要探究泰国学生在初级阶段汉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偏误及其原因,并且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建议。泰国是中国的近邻,也是华人华侨比较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泰国的汉语学习者也逐渐增加,汉语热在泰国持续升温。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泰国学生汉语习得情况的研究,了解泰国学生汉语习得的偏误现象、原因和汉语习得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对泰汉语教学对策,对汉语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对泰汉语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泰国学生汉语学习水平有重要意义。而在教学过程中系统搜集和研究他们汉语习得的相关真实语料,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做法。本文正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理论基础和研究过程。第二部分主要写泰国学生在汉语习得过程中常见的偏误类型。本文以泰国春府公立东方中学的学生为例,根据中介语和偏误分析理论对他们汉语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偏误作了形式上的整理和分类,主要有误代、误加、遗漏和错序等四种。根据对偏误语料的分析,文章第三部分提出了这些偏误现象出现的原因。本文试图从学生、教师和教材这三个方面探究学生出现偏误的原因。学生方面,主要是受母语(泰语)负迁移和目的语(汉语)过度泛化以及学习和交际策略的影响;教师方面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包括对重难点讲解不明确、无法正确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偏误、以及客观上打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教材方面主要以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汉语教材为例,指出四个缺点:课本的部分生词已过时,且编排顺序不当;生词和语法缺乏相应的注释和解释说明性文字;课文内容过于陈旧,话语交际内容太少、不真实;教材在所选主题、例句和编写体例等方面大同小异,不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本文对现今的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对泰汉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