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联合组)对比高强度他汀(高强度组)对血脂谱的疗效及安全性。背景: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约占各种死因的三分之一,造成全球巨大经济负担。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重要危险因素。高强度他汀治疗更好地降低了 LDL-C,显著降低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也会带来更多的不良反应。研究显示依折麦布联用较低剂量他汀的降脂能力及安全性优于大剂量他汀,然而目前缺乏纳入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为进一步明确联合组和高强度组对血脂谱及安全性的影响,检索了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了 2004 年 3 月 3 1 日至 2019 年 3 月 31 日在 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纳入有关联合组对比高强度组对血脂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中等强度他汀为阿托伐他汀20mg/d或瑞舒伐他汀10mg/d,高强度他汀为阿托伐他汀40mg/d或瑞舒伐他汀20mg/d,依折麦布均为10mg/d。两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数据提取和偏倚评估。研究的主要终点包括LDL-C、Apo-B、非-HDL-C、TC、TG、HDL-C在内的血脂改变百分比的均值差(MD)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相对危险度(RR)。统计分析采用Stata13.0,Inverse variance方法和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均值差,Mantel-Haenszel方法和固定效应模型计算相对危险度,异质性评价采用P值及I2值,出现异质性时采用亚组分析探索来源。结果:检索到10项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366例患者,其中联合组682例,高强度组684例。对比高强度组,联合组显著降低LDL-C(MD-11.16%,95%可信区间-13.47%至-8.85%,P=80%,P<0.OO1)、Apo-B(MD-11.2%,95%可信区间-13.58%至-8.81%,I2=58.2%,P=0.035)、非-HDL-C(MD-12.9 7%,95%可信区间-15.65%至-10.30%,I2=60.7%,P=0.026)、TC(MD-9.52%,95%可信区间-11.63%至-7.41%,I2=75.8%,P=0.002),但对TG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4.12%,95%可信区间-8.45%至0.21%,I2=22.6%,P=0.257),对HDL-C的影响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MD 0.94%,95%可信区间-1.37%至3.25%,I2=0,P=0.853)。因异质性行亚组分析,各亚组内部基本无异质性,结果显示阿托伐他汀亚组较瑞舒伐他汀亚组均值差更大,LDL-C(MD-19.61%vs-4.88%,P<0.001),Apo-B(MD-13.23%vs-5.39%,P=0.005),非-HDL-C(MD-1 5.61%vs-6.33%,P=0.002)。阿托伐他汀亚组显示降低TC(MD-12.11%)、TG(MD-6.07%),而TC、TG在瑞舒伐他汀亚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L-C在各亚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对比高强度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RR 0.36,95%可信区间0.17至0.76,I2=0,P=0.875)。两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事件居首位,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73,95%可信区间 0.30 至 1.82,I2=3.5%,P=0.387)。结论:中等强度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较高强度他汀显著降低LDL-C,也显著降低Apo-B、非-HDL-C、TC,并且阿托伐他汀联合组具有更佳的疗效,也可降低TG,但对HDL-C的影响相似。同时,中等强度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具有更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