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与NQO1 C609T、TS5'-UTR及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ge123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该文的目的是对淋巴瘤患者的依赖还原型辅酶Ⅰ/Ⅱ醌氧化还原酶1(NQO1)C609T、胸苷酸合成酶(TS)5UTR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的多态性进行分析,以探讨三者的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瘤易感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病因,为临床淋巴瘤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论:1该实验未发现NQO1 C609T基因型分布与性别及年龄有关,也未发现NQO1 C609T基因型在健康对照组与病例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故不能说明NQO1 C609T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瘤的易感性有关.2本实验未发现TS 5-UTR基因型分布与性别及年龄有关,同时未发现TS 5-UTR基因型在健康对照组与病例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尚不能确定TS 5-UTR基因多态性与淋巴瘤易感性有明确的关系.3该实验未发现M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与性别及年龄存在关联.淋巴瘤组的MTHFR的T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携带T等位基因可使患病风险显著降低,同时发现MTHFRC677T基因型在健康对照组与病例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T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对病例组进行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分组后,各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无显著性差异.携带T/T基因型人群患淋巴瘤的风险明显低于携带C/C及C/T人群.推测T/T基因型可能对淋巴瘤的发病起保护作用,T/T基因型频率降低可能会导致对淋巴瘤的易感性增高.
其他文献
推动农地的多功能利用是顺应“功能拓展”这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社会化小农阶段,农户渐趋分化,其意愿行为的复杂性直接影响到农地功能供给
典型地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土地利用变化重建对研究过去全球环境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干旱区典型的玛纳斯河流域,在整理历史耕地记载的基础上,订正了1909年和1944
This study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a-level changes and paleoclimatic fluctua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tratigraphy, grain sizes, palynology,
为了合理界定全球碳排放责任,本文选取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7个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和中国、印度、南非、墨西哥、巴西等5个新兴经济体国家,运用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控害和促进农业可持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黄淮海平原的371户家庭农场为例,运用选择实验法,在通过事前“暖身”和“披露”来消除排序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后循环缺血引发的眩晕占以眩晕为主诉患者病因的60%。研究表明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相关。血浆CRP、Lp-PLA2、sCD40L做为炎症介质参与这一
脑出血约占脑血管病的20%~30%.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绝大多数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引起,仅少数为其他原因所致.虽然高血压是脑出血的最常见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