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部分地区的植被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了逆转植被生态环境的恶化,相关部门也通过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引水灌溉等措施恢复被破坏的植被生态环境。然而,中国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保护与发展矛盾依然突出。因此,需要对过去十几年间中国植被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本文基于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植被湿度、陆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部分地区的植被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了逆转植被生态环境的恶化,相关部门也通过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引水灌溉等措施恢复被破坏的植被生态环境。然而,中国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保护与发展矛盾依然突出。因此,需要对过去十几年间中国植被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本文基于植被覆盖度、叶面积指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植被湿度、陆地表面温度和植被水分利用效率这6项植被相关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能够反演植被整体质量状况的植被生态质
其他文献
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价值颇高。多年来,粗放式地开发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其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问题尤其突出。目前矿区生态补偿方面还存在着补偿标准难以定量,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等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创建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如何科学评估和核算生态补偿额度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考虑了生态破坏补偿、环境污染补偿的基础上,
元素防御假说认为植物富集重金属能够对食草动物和病原微生物产生防御效应,使处于富含重金属土壤环境中的富集植物具有比非富集植物更高的适应性。联合效应假说认为元素防御与其它防御机制可相互协同,共同发挥防御作用。芥菜(Brassica juncea)具有富集的镉(Cd)的特性,但目前对芥菜富集Cd的元素防御效应及其调控机制并不清楚。本文研究了芥菜富集Cd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brassicico
镉(Cd)是对植物毒害最强的重金属之一,土壤Cd污染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且对土壤Cd污染的修复更是受到广泛关注。酵素是一种以不同植物为原材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功能性发酵产物,具有改良土壤和促生植物的作用。本研究以入选“国家扶贫”树种且是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的重要候选植物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为目标树种,先用不同浓度的镉溶液处理形成不同的Cd胁迫,再用自制的银杏-马尾松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从矿产资源的开采、运输、冶炼、加工到消耗的整个过程都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当土壤受到重金属污染时,不但会改变土壤的结构和理化性质,降低作物品质和产量,重金属还会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植物体对重金属的特性,通过植物的吸收、转运、固化等作用减少环境中重金属含量的技术,兼
镉(Cd)对自然界的生物来说是一种非必需的重金属元素,对植物和动物都是有害的,然而,我国耕地镉污染严重,占污染面积的16.67%,约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6,因此治理土壤Cd污染迫在眉睫。植物修复被认为是一种有效且具有经济效益的方法,因为超富集植物生物量小、难以存活,所以高生物量植物用来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引起广泛关注。生物质高粱(Sorghumdochna(Forssk.)Snowden)作为一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人类活动在地球表面作用的直接表现,其利用方式和程度是造成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变化会引起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威胁着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处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其境内的三大沙漠是中国沙尘暴的主要尘源地,研究该地沙化土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和未来变化趋势有助于当地合理的分配土地资源,促使沙地、未利用地向有利的方向转变,对保护当
海洋垃圾等污染物是海洋中长期存在的废弃物。近80%的海洋垃圾来自陆源。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组织意识到垃圾的危害性,它是影响环境和人类最普遍的污染问题之一。由海洋垃圾引起的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对海洋生物甚至是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存问题是致命的。然而目前针对海洋垃圾的回收处理问题研究很少,因此如何有效的处理海洋垃圾,制定合理的回收方案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由于海洋垃圾的位置是不固定的,首先应用NOAA通用业务建模环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目前人类与自然博弈史上最伟大的生态工程之一,通过73年构建“绿色长城”作为国家生态安全的屏障。工程的第二阶段已经结束,并于2021年步入最终决胜的第三阶段,全面深入的生态安全格局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类引起的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加剧,联合国开展了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倡议,同时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建设和谐,可持续和生态友好型社会的长期战略规划。基于此,中国三北防护林工
潘家口水库作为“引滦入津”工程主要水源地,近年来由于受到上游农业、城市等非点源污染,导致水库水质恶化,已严重影响到水库供水质量,因此开展潘家口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对水质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非点源污染具有来源广泛、传播随机及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对其监测较为困难,目前模型模拟是研究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方式之一。国内外非点源污染输出风险研究以输出系数模型为主,但大多研究未考虑年内降雨时空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