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牙牙髓中牙髓间充质细胞生物学初步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z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牙分离培养炎症牙髓间充质细胞;健康牙齿分离培养的牙髓间充质细胞作为对照组。体外进行MTT检测、与Bio-Oss骨粉复合培养、细胞膜片的制备、成骨诱导等相关检测,以对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牙牙髓中牙髓间充质细胞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方法在临床收集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因牙周破坏严重需要拔除的松动牙齿,同时收集临床患者需要拔除的健康阻生智齿作为对照组,利用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牙髓间充质细胞。待原代细胞培养成功后利用胰酶消化进行传代培养,P3-P4代细胞用于实验室研究。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系列浓度的维生素C(0,10,20,40μg/ml),利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牙髓间充质细胞制备成1×10~6/ml的细胞悬液,细胞体外将牙髓间充质细胞与Bio-Oss骨粉复合培养,利用扫描电镜检测细胞与骨粉生物复合情况;利用MTT检测结果选择最适浓度的Vc体外诱导细胞膜片的形成,扫描电镜及HE染色检测细胞膜片组织情况;在体外对牙髓间充质细胞进行成骨诱导,通过茜素红染色、ALP活性检测及q PCR检测重度慢性牙周炎对患牙牙髓组织中炎性因子和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共收集25名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拔除的患牙47颗,体外进行牙髓间充质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成功率为34/47(72%);对照组共收集3位患者因阻生需要拔除的健康智齿进行牙髓间充质细胞培养,细胞培养成功率为100%。牙周炎组和健康组的原代细胞从组织块爬出的时间分别为7-14天和3-5天。MTT检测提示两组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区别,Vc对于牙髓间充质细胞的增殖影响具有浓度依耐性,当Vc浓度为20μg/ml时可明显促进细胞的增殖(P<0.05),但是当Vc浓度增加到40μg/ml时,可明显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当细胞达到近融合后,利用20μg/ml的Vc对细胞进行连续培养2-3周后,两组细胞均可形成完整的细胞膜片。对两组细胞膜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E染色检测、扫描电镜检测可见细胞复层生长,细胞间紧密连接,有大量细胞间质保留,两组细胞膜片的镜下形态无明显区别。体外将细胞与骨粉复合培养一周后形成生物复合物,扫描电镜检测可见两组细胞均可以黏附生长于骨粉上,形态良好。对两组细胞进行体外成骨诱导,茜素红染色提示均可见明显的成骨结节;ALP活性检测提示其随着成骨诱导时间增加,其ALP活性增强。q-PCR检测两组细胞炎性因子和骨代谢相关基因提示:相对于健康牙髓间充质细胞,牙周炎组牙髓间充质细胞的IL-1β,IL-6,IL-8,和TNF-α的m RNA相对表达量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成骨诱导后,两组细胞的成骨相关基因(ALP,OCN,BMP2,RUNX2)均出现明显上调(P<0.05),组间比较发现,相对于健康牙髓间充质细胞,炎症牙髓间充质细胞的成骨基因表达较低(P<0.05)。结论因重度慢性牙周炎致牙周破坏严重无法保留的患牙,在体外依然可以分离培养出牙髓间充质细胞,且其与正常牙髓间充质细胞具有相似的增殖能力及形成细胞膜片能力;经与骨粉复合培养后能在骨粉上粘附生长;体外成骨诱导后,可形成明显的成骨结节,但与正常牙髓间充质细胞相比,其成骨能力较低。
其他文献
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历来是直接的,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运行与社会治理同时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东北老工业城市的抚顺,在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持续
本文从媒介所有制结构、广告、媒介集中化、全球化进程对媒介经济的影响、市场透明度及政府干预几个方面考察了俄罗斯媒介经济的模式。
特定体制框架下的路径选择使资源型区域不同程度地陷入"资源诅咒"困境,长期依赖资源产业体系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粗放模式难以为继,开放条件下借助外商直接投资(FDI)推动主导
英语是现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语言,融合了欧洲甚至全世界的不同语言。学习英语词汇,了解它的起源和发展非常重要。英语的谱系关系说明了各种语言之间的联系,英语逐渐成
银川市环保信息化主要面临环境自动监控能力不足、缺乏全过程监控、现场监察装备不足、数据资源分散独立、现有业务系统独立运行、环境预警水平滞后等问题。通过对银川市环保
针对大功率恒流电源驱动技术在太阳能LED照明路灯中的应用,介绍了大功率LED恒流驱动电源设计方法。并给出Boost开关电源工作原理及其驱动电源元件参数的计算方法。对设计的电
目的研究侵袭性牙周炎家系组织蛋白酶C基因(CTSC)的突变及其突变类型。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的方法,对一例7岁侵袭性牙周炎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基因突变的分析。结
以废钨-镍型加氢催化剂为原料,采用钠化焙烧-浸出-离子交换工艺制备钨酸钠。实验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研磨粒度为0.15mm,Na2CO3相对于WO3的用量比为0.69,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
钨酸钠溶解度的研究刘志立,李洪桂,刘茂盛,孙培梅(湖南有色金属研究所410007)(中南工业大学)氢氧化钠分解法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处理钨矿物的冶炼方法之一,分解过程中浸出的热力学条件、浸出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画电影已成为人们精神消费中的必需品。近年来国家对国产动画产业的大力扶持,商业动画电影迅速走进人们的生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三维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