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白内障联合Toric IOL植入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key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前囊口的制作是关系白内障手术成败的关键步骤,不同直径的前囊口不仅影响手术中操作的难易度,也对术后IOL的眼内有效位置、稳定性及其功能的充分发挥有着直接的影响。飞秒激光的应用可使前囊口较手工撕囊更加精确、规则,为选择植入功能型IOL的患者术后效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本研究选取悬韧带张力正常的病例,植入AcrySof?Toric IOL,采用飞秒激光制作前囊口,术中进行前后囊膜抛光,记录术中CDE值、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远近视力、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曲率、IOL轴向及并发症等相关参数,分析并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比较不同直径的前囊口下Toric IOL植入术后的眼内稳定性及视觉质量有无差别;本研究对兔眼分别采用飞秒激光和钢刀制作透明角膜切口,观察术后角膜形态学和组织细胞学的异同,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所引起的手术源性散光大小的理论依据。方法1.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行飞秒激光白内障摘除联合Toric IOL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分为前囊口直径5.2mm组和5.6mm组,每组各30眼。术前在线计算确定手术及IOL相关参数,应用Verion数字导航系统引导术中参考图像,采用LenSx飞秒激光及Centurion超声乳化仪完成激光及手术操作,随访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UCVA、BCVA、屈光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曲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CDE值、SIA、术后散光等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角膜内皮细胞相关数据进行比较。2.前瞻性对照研究。研究对象、手术方法及随访时间同第1部分。采用Pentacam测量并计算Toric IOL的倾斜度和偏心量、ELP值、前囊口直径并运用Image-Pro Plus软件进行图像分析。采用iTrace视功能分析仪测量3mm和6mm瞳孔直径下的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和MTF曲线。采用裂隙灯光带法测量术后Toric IOL的轴位,计算轴位旋转度数,由眼内像差的散光轴位换算得出Toric IOL的实际眼内轴位,并与裂隙灯光带法测得的轴位进行一致性的比较。两组间IOL的倾斜度、偏心量、ELP均值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前囊口直径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ELPRMS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不同空间频率下MTF值、iTrace换算法与裂隙灯光带法测得的Toric IOL轴位间的比较均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3.动物实验研究。选取新西兰大白兔4只随机均分为两组,每兔随机选取一眼,两组分别应用LenSx飞秒激光和一次性45°眼科手术钢刀制作透明角膜切口,术后1周及1个月,每组各选取一眼应用前节OCT、共焦显微镜观察切口部位角膜形态及组织细胞学变化,取切口处角膜标本行透射电镜观察切口区域的组织细胞学改变。结果1.飞秒激光制作5.2mm和5.6mm直径前囊口,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UCVA≥0.8的眼数比例均≥60%,BCVA≥0.8的眼数比例均>7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同硬度核组CDE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较术前均降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丢失率间的差异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内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最高,随时间延长逐渐减低。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残余散光间的差异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的残余散光度数分别为(0.40±0.32)D和(0.42±0.26)D,较术前分别减少了84.25%和82.93%。术后6个月时,5.2mm组SIA为(0.31±0.15)D,5.6mm组SIA为(0.28±0.14)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IOL倾斜度最大,分别为5.2mm组(2.36±0.90)°和5.6mm组(2.62±0.61)°,5.2mm组术后6个月时偏心值最大,为(0.24±0.09)mm,5.6mm组术后3个月时偏心值最大,为(0.28±0.08)mm。5.6mm组各时间点的倾斜度和偏心值均大于5.2mm组,但两组间差异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倾斜度与偏心量无相关性。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ELP均值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5.6mm组术后1周6个月IOL的ELP变化大于5.2mm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前囊口直径均略大于预设直径,术后1周时直径最大,5.2mm组为(5.28±0.17)mm,5.6mm组为(5.71±0.18)mm,术后1个月6个月逐渐缩小,但组内各时间点前囊口直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P均值与前囊口直径之间无相关性。3.3mm和6mm直径瞳孔下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全眼及眼内的总高阶像差、球差、慧差、不同空间频率下的MTF间的差异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4.术后各时间点裂隙灯光带法测得的Toric IOL的轴位旋转度数5.6mm组均大于5.2mm组,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的轴位旋转均达最大值,5.2mm组为(3.17±2.42)°,5.6mm组为(3.57±2.10)°。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iTrace换算法与裂隙灯光带法测得的Toric IOL轴位均呈线性相关,术后6个月两种方法所得轴位偏差<5°的眼数分别为21眼(70.0%)和23眼(76.7%)。5.前节OCT观察飞秒激光制作的透明角膜切口长度与术前预设值接近,切口整齐、规则,钢刀制作的切口长度变异较大,前基质层及内皮细胞层反应更重。共焦显微镜下,两种方式制作的透明角膜切口,上皮细胞愈合时间、程度大致相同,在基质层,飞秒激光切口瘢痕较钢刀切口更窄,但术后1周时,飞秒激光组切口周围基质细胞活化较钢刀组更加明显,术后1个月时,两组基质细胞均恢复静止状态。透射电镜下,术后1周时,飞秒激光组较钢刀组切口区域基质层纤维排列更加紊乱,基质层角膜细胞凋亡及活化明显。结论1.飞秒激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前囊膜抛光,植入AcrySof?Toric IOL,手术效果理想。2.飞秒激光制作前囊口联合前囊膜抛光,5.2mm直径前囊口下,术后AcrySof?Toric IOL的眼内稳定性优于5.6mm组,两组术后视觉质量无明显差异。3.飞秒激光制作5.6mm直径前囊口下,AcrySof?Toric IOL的轴位旋转度数大于5.2mm组,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race换算法测量AcrySof?Toric IOL植入术后实际眼内轴位结果可靠,与裂隙灯光带法一致性较好。4.飞秒激光制作的透明角膜切口较钢刀切口瘢痕程度更轻,角膜形态学改变更小,但在瘢痕愈合的过程中,飞秒激光对切口区域基质层纤维及角膜细胞的损伤略重。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将Quadrant通道系统应用于椎间盘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椎间盘非特异性感染,探讨其手术适应症、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
目的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优点。但由于肿瘤
目的:探讨妊娠期胎儿生长受限对大鼠子代卵巢功能的影响,为其早期干预和后期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通过低能量饮食限制法建立大鼠胎儿生长受限模型,通过分析4周大鼠子代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及氯钾共转运体-1(K-Cl cotransporter,KCC1)在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患
  目的:脂联素与瘦素是最近发现的两个由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它们很可能是肥胖与代谢及心血管疾病之间重要的联系分子。然而,以往的研究并未完全阐明这两个脂肪细胞因子与各种
目的耳聋是引起人类交流障碍最常见的疾病,而大部分的耳聋,由遗传引起的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这里涉及的耳聋基因在正常听力人群同样携带,不同的携带者结合而来的子代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