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世界上第四大最为常见的癌症,也是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2015年的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新发胃癌的患者人数约为67.9万人,疾病死亡率高达73.34%,其中,胃癌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是,胃癌的早期症状没有特异性,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或存在转移的情况,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寻找可以用于早期诊断胃癌的分子标志物,用以判断患者的转移风险,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对胃癌的早期诊疗,提高胃癌的术后生存率有重大的临床意义。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作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非编码RNA,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此前已有研究证明,lncRNA可通过与miRNA相互作用与多种肿瘤的发生,进展,转移密切相关,并可以作为肿瘤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本课题组前期已采用Agilent长链非编码芯片(Arraystar Human LncRNA Microarray V2.0)发现了 LncRNA C21orF96在胃癌淋巴结之中表达上调,利用生信分析发现LncRNA C21orF96与miR-875-5p存在相互作用位点,而miR-875-5p结合与USF2基因的3’UTR区域,本研究旨在探究LncRNAC21orF96在胃癌细胞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利用RNAios法提取胃癌淋巴转移灶细胞系SGC-7901、KATO-Ⅲ和胃癌远处转移灶细胞系SNU-16的总RNA,分析纯度和浓度可靠后逆转录为cDNA,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验胃癌细胞系中与 lncRNA C21orF96 相关的 microRNA表达量。2.根据LncRNA C21orF96序列信息构建响应过表达载体和干扰载体,筛选具有稳定过表达及干扰效果的胃癌细胞,利用RT-RCR检验LncRNA C21orF96,miR-875-5p和USF2基因的表达关系。3.利用transwell小室检验转然后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1.在胃癌淋巴转移灶细胞系SGC-7901和胃癌远处转移灶细胞系SNU-16中LncRNA C21orF96 相对表达值与 miR-377、miR-542-3p、miR-135a、miR-135b和miR-125b关联,而LncRNA C21orF96与miR-875-5p值呈相反关系2.转染LncRNA C21orF96表达载体的KATO-Ⅲ细胞中miR-875-5p表达显著下降而USF2表达升高;转染LncRNA C21orF96干扰载体的SGC-7901细胞中miR-875-5p表达显著升高而USF2表达降低。3.在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检测实验中,LncRNA C21orF96过表达后的实验组穿过人工基底膜的平均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意义(迁移实验:216.19 ±2.30 比 89.19±4.60,p<0.001;侵袭实验:146.18±5.3 比 59.18±2.60,p<0.001)结论1.在部分胃癌细胞系中,LncRNA C21orF96表达能够调控miR-875-5p表达同时促进USF2表达。2.胃癌细胞中,LncRNA C21orF96可能通过其调控miR-875-5p和USF2基因的能力,影响肿瘤的侵袭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