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人格特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四个维度,寻找贫困大学生神经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试图建立预测神经症发生的数学模型,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南地区三所高校一年级~三年级、医学专业和新闻、教育等非医学专业贫困生共653名,同时分层随机抽取700名非贫困生一起参加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贫困生有效问卷593份,非贫困生有效问卷656份,有效率为92.31%。其中男生586名,女生663名。结果贫困生神经症现患率为13.3%,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不同家庭成员关系的贫困大学生其神经症现患率有差异,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等的贫困大学生其神经症现患率基本相同。神经质、人际关系因子、负性生活事件总分、自责、幻想起着加剧作用,而内外向、家庭成员关系、支持利用度和主观支持起着缓解作用。结论一、贫困大学生神经症现患率较高,比一般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二、学校和社会应提供一个安定有序,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使高校学生形成互爱互助的良好风尚,减少一切引起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的因素;大学生自己也应通过对自身的身心调节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提高自身的价值,争取早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三、教师和家长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小学开始普及心理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及应对能力,培养良好的性格,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四、高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及心理健康讲座,帮助贫困生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积极的应对方式,善于进行自我调节,不断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增强心理健康水平。五、贫困生受自身经济状况影响,自卑感比较强烈,抑郁心理严重,人际关系敏感,这将会大大影响他们与周围环境的良好接触和交往,从而削弱社会支持对个体的积极作用,这一问题应该是贫困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