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消费信息所建构的符号环境与自然、社会环境一起,构成了我们生存于其间的空间。媒介化生存是当前人们的现实生存状态,对于消费信息的单一媒介及其文本研究已无法全面、真实地体现当前人们沉浸于其中的现实。既有研究缺乏对中国语境下媒介消费信息型构与传播的细致具体考量,西方理论话语中对消费主义严苛的批判取向遮蔽了对于媒介消费信息传播与经济、政治、技术、社会之间联系的更系统思考。本文将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视域引入对中国90年代以来媒介消费信息传播的研究,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进路和整体性的思考空间。本文提出“拟态消费环境”概念,将其作为拟态环境的一个次环境,从社会空间的角度切入,聚焦于媒介权力场域中“消费精英”空间生产的讨论。本文通过对广告、影视剧、时尚生活类传媒等媒介拟态消费环境主要组构元素的分析,考量了媒介拟态消费环境的基本型构和意义建构机制,镜像和现实交错下媒介“消费精英”空间的生产,媒介拟态消费环境的建构动因及其对新闻与受众场的介入等问题。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本文同时从文化研究与传播政治经济学中汲取学术资源,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探索媒介拟态消费环境的建构、运作和意义生产方法,并以社会学式的切入点分析媒介文本形制之后的政治经济脉络,综合考量媒介的文本、机构与受众等因素。在结构和互动关系中对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进行关联思考,本文拟体现出一种社会-传媒-个人日常生活实践的关系性研究路径,分析国家与市场、与各种社会力量之间,市场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复杂型构与动态链接在媒介消费信息传播领域的形貌。文章指出,媒介拟态消费环境是媒介内容和形式的复合体,传播模式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型和流行文化的兴起,是媒介拟态消费环境逐步成型的重要发生机制。借助于一系列的意义架构手段,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合目的性地建构着幸福生活的镜像,生产着符合资本逻辑的特定社会知识。媒介“消费精英”空间的生产具有强烈的阶层化意象,它以现代性、全球化的生活方式为诉求,以中国新兴社会阶层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与生活愿景为标杆,综合运用各种媒介表征手段,将消费信息的传播置于精心建构的特定情境当中,具有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媒介“消费精英”空间建构于各种行动主体运用自身的经济和文化资本,在该场域中持续竞争和协商所产生的张力之中,它是全球化语境中,汇集于拟态消费环境场域的各种结构性力量交汇而生的图景。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建构的消费话语,使经济场域更加自然、便捷地传导着对新闻场域的影响,传统意义上的硬新闻领域被软化,政治场域亦通过此中介感受到经济场域的影响。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将远方的生活带到受众日常生活空间,对受众的意识形态及日常生活持续进行收编。而中国社会的现实消费环境呈现断裂的样貌,一边是受诱惑的消费精英群体,一边是在欲望与可能之间虽受到抑制,但仍积极参与消费文化的群体。镜像与现实,及现实之间的双重裂隙之间,社会失谐由此生发。同时,媒介拟态消费环境的消费主义倾向及其对媒介、日常生活及其他场域的渗透,将社会表达局限在了个体世俗的日常生活领域,使得媒介在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上停滞不前。在如何平衡媒介作为市场主体和“环境监测者”的双重身份问题上,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在诸多的可能进路当中,笔者强调了生活政治的兴起对于媒介拟态消费环境生态优化的意义。